高职舞蹈教育探讨

征文网 2020年8月9日征文范文评论455 阅读12453字

小学常规教育思考

高职舞蹈教育探讨:高职公共舞蹈教育探究

摘要:综合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舞蹈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并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全方位地塑造新一代高职学生的高尚人格;另一方面,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舞蹈教育 美学价值 肢体动作 非智力因素

舞蹈教育蕴含着审美教育和愉情教育的双重含义,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求真、崇善、尚美,在作品赏析和自我实践中默然观照另一个“自我”,从而通过舞蹈学习充分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愉悦自我并塑造自我,为成功踏入社会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是由于舞蹈教育的这种广泛功效性,使得其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与其他艺术教育形式相比,我国高职舞蹈教育的开展显得有些滞后,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毕业生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高职舞蹈教育也应迅速地开展起来,并使之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们日常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内容。

1 内在的美学价值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舞蹈的美学价值,把舞蹈视为洗涤心灵的最有效方法,他认为优美的舞姿能够引导人奋发进取,使人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具体到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以应对毕业之后靠专业特长生存和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职责”所在,因此他们自然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用在专业学习方面。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自身情操的陶冶和涵养的提升,但这个过程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规式来完成,而舞蹈教育恰恰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范式,特点是在音乐配合下进行的肢体科学协作,在舞蹈的锻炼过程中,高职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被潜移默化,舞蹈发挥了修身养性的功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步使得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淡然,可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进而强化自身的内在美。

2 外在的肢体动作美

舞蹈是一种全面应用肢体语言的艺术方式,相对音乐的辅助作用而言,肢体语言则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良好印象的方式。如果肢体语言运用得当,学生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均能优雅得体,无论站姿、坐姿以及表达时的规范姿势等都能完美体现,这种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本人的精神风貌。因此,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基础舞蹈知识和舞蹈动作的学习,可以让自己在外在表现方面胜人一筹。通过平时的舞蹈训练,可以使学生拥有优美的形体线条,同时加强了学生肢体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在一举手一投足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的呼吸在动作中达到均衡与协调,从而将自己本身的气息融会到动作当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舞蹈的魅力。

3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相对而言的,它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学生的个性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平时察觉不到的,但是能够不断驱动人类前行的内在力量,它一旦与一定的目标相结合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前进。舞蹈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比智力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意志力。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因而,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公共舞蹈的兴趣,比较可取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接触舞蹈之初就感受到优美音乐的熏陶,生活在对美的崇尚和追求当中,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从被动、盲目的学习逐渐转变成主动、积极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教师教导

公共舞蹈课程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人会理解为是一种累赘,对那些有难度的舞蹈动作更是持有排斥心理。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他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掌握舞蹈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地给予学生具体帮助。如在教师示范引导下,让学生做出教师要求的动作姿势时,可以在课堂中适时地让学生停顿下来,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别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体验到正确的姿势,他们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出正确的动作姿势。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在动作纠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简单粗暴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在学生做对的时候要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让学生充满克服困难的信心,保持自己的舞蹈学习兴趣。

5 结束语

高职非艺术专业学生掌握舞蹈这一业余技能之后,对于他们以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能起到长久的促进作用。在当前高学历、高技能普遍存在的竞争性社会里,由于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处于劣势,而经过舞蹈学习,在单位文艺活动中通过良好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的弱项并优化自己的整体知识结构,在单位内部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之后,容易会受到领导的重视和同事的好评,从而为自己整个职业规则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丰意(1977-),女,回族,浙江杭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1200

高职舞蹈教育探讨:高职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

摘 要:目前,高职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存在不足,对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效果提升产生不利影响,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倾听并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重视拍手训练、激发学生创造力,并通过律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育;律动教学

0 引言

高职舞蹈教育中,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采取有效对策,把握每部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律动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也是任课老师关注的重点。但目前一些任课老师对该问题不重视,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应该采取完善和改进对策。

1 高职舞蹈教育中律动教学的意义

律动教学是高职舞蹈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任课老师所重视和关注。教学中增进对该部分的了解,采取相应对策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学生的节奏感。高职舞蹈教育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舞台表现效果,增强学生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而律动教学正好满足这种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进而可以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他们更为有效地融入学习活动,对高职舞蹈教学和实践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2)强化学生情感表达。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要掌握基本姿势和仪态,还要善于表达学生的情感,做到舞姿展现、情感表达的一致,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让他们更为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增进对律动教学的理解,深化对舞蹈学习的认识。因此,任课老师应该重视律动教学,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情感表达,提高舞蹈表现效果和表演技能。

(3)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律动教学是高职舞蹈教学不容忽视的内容,对增进学生了解,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任课老师,应该明确其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有效投入学习活动之中。进而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节奏感,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提升律动教学效果。也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为整个社会培养优秀的高职舞蹈专业人才。

2 高职舞蹈教育中律动教学的不足

虽然律动教学是高职舞蹈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增强学生节奏感,提高舞蹈表演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课老师却忽视该项工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律动教学的实效性,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音乐倾听被忽视。舞蹈教学中将重点放在舞姿、手势、眼神、仪态等内容学习上,对音乐倾听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难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影响学生节奏感的提升。

(2)音乐感悟力不足。任课老师不重视组织学生倾听音乐,教学重点放在舞蹈基本动作训练方面。进而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制约教学效果提升。

(3)拍手训练不重视。拍手训练是增强学生节奏感,有效开展律动教学的重要方式。但舞蹈教学中对该内容不重视,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影响律动教学质量。

(4)学生节奏感不强。学生忽视节奏感训练,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将学习重点放在舞蹈基本功训练方面,忽视对律动教学的感悟和认识,对学生有效进行舞蹈表演也带来不利影响。

3 弥补高职舞蹈教育中律动教学存在的不足的对策

为弥补律动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根据高职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笔者认为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措施:

(1)倾听并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音乐和舞蹈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律动教学,增进对高职舞蹈教学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倾听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教学活动中,任课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逐渐培养节奏感,增进对律动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舞蹈训练活动,在掌握基本训练技巧的前提下,增进对节奏感的理解,实现提高舞蹈教学效果的目的。

(2)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在学习舞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增进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通过反复倾听,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为此,任课老师应该选择形象鲜明、优美热情、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倾听,增进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感悟音乐,进而更好地开展舞蹈训练活动,增进对舞蹈教学的认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好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加深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促进律动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提升。

(3)律动教学之中重视拍手训练。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拍手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从而促进律动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拍手训练也是最为基本的动作之一,律动教学应该从拍手训练开始,通过反复训练和学习,有效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可以坐着拍、站着拍、在行进中拍,有效把握每个节奏,训练2/4,3/4,4/4拍。有感情、有节奏地加强训练,合理把握速度、力度、高低音。从而有效增强训练效果,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让律动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4)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力,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令其更好地融入舞蹈教育之中,让律动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舞蹈学习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要点,更为重要的是加强训练,把握基本理论知识,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律动教学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为学生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调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增进对律动教学的理解,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

(5)通过律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中经常为学生播放节奏轻快、明朗的音乐,让他们有效学习相关知识。亲切、友好地对待每位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更好地掌握舞蹈表演技巧,学习相关知识。律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为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律动学习,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为他们有效地学习知识创造条件。并且还要适当评价,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热情,有效指导舞蹈教学工作,促进律动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下去。

4 结束语

律动教学是高职舞蹈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增进学生的节奏感,提高舞蹈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到律动教学的重要作用,明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高职舞蹈教学需要,有效提升律动教学效果。进而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律动教学效果和舞蹈教学质量提升,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合格的人才。

作者简介:廖珊珊(1979―),女,本科,讲师,就职于九江职业大学学前学院。

高职舞蹈教育探讨:关于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摘 要】我国教育教学随着素质教学进一步深化,加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一定程度的更新,对教学手段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关键词】高职舞蹈 教育 教学改革 创新思考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从培养专业素养出发,对学生进行积极有序的教导,使学生通过对舞蹈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出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对舞蹈的学习体会到其中的美。但是就当前的高职舞蹈教学来v,依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高职舞蹈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对舞蹈课程的学习掌握其相关技能,教师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对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对舞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使舞蹈教学趋于完善,其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就简单探讨如何对高职舞蹈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同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思考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需要斟酌再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舞蹈教学之中。教师在对舞蹈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并不一定非要选择专业性极强的舞蹈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选择知识覆盖面相对较广、知识内容含量相对较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能有效提高课堂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承载量,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习舞蹈知识。另外,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使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在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随时调整,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塑造,以求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总的来说,舞蹈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应当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考虑,在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对舞蹈知识的学习获得其他知识,让学生的情感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舞蹈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舞蹈教学的相关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运用到舞蹈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舞蹈训练。另外,由于舞蹈教学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因此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训练方法的多元化,避免重复单一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对舞蹈训练产生倦怠感。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舞蹈训练方法,让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舞蹈进行训练,增加舞蹈训练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对舞蹈的长期学习中,保持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舞蹈学习之中。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建设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思考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实施的成功与否,换而言之,好的教师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舞蹈知识,才能在教学中能让舞蹈教学不至于显得空洞乏味;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舞蹈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舞蹈综合素养,才能有效的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舞蹈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良好的舞蹈功底,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较高的综合素养。这样的舞蹈教师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对学生进行舞蹈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到舞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领悟到舞蹈内容美、形式美。

第一,高职舞蹈教师应当能够将舞蹈进行规范标准的示范,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就舞蹈这种技巧性极强的课程来讲,“身教”在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仅凭“言传”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舞蹈的精髓所在的。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身体夸张的肢体律动、肢体形态变换等方式领悟到舞蹈中所蕴含的感情。这就要求你教师具备良好的舞蹈示范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通过“舞蹈”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将舞蹈知识进行动态的传递,让学生通过对教师表演的观看掌握到舞蹈的动作要领,并理解舞蹈所要传递出来情感为何。第二,高中舞蹈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教书”,其更应该侧重于“育人”,教师要以自己的思想品质、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治学态度、生活作风、处事方法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换而言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培养起学生正确的舞蹈审美观念。第三,高中舞蹈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在侧重“身教”的同时,也不忽略“言传”的关键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借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舞蹈学习的状态之中。同时,教师还需要使用准确、凝练的语言,对舞蹈知识进行简明、准确的讲解,让学生在对舞蹈的学习过程中把握到舞蹈的核心,使得学生能够对舞蹈更感兴趣,从而让教师的舞蹈教学得以顺利开展,从而高效的完成舞蹈教学任务。

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创新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具备舞蹈表演能力的人才,高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会从事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舞蹈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会从事与舞蹈相关的工作,因此这要求高职舞蹈教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会跳舞,还要了解舞蹈,懂得将舞蹈教给他人,这也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不管是在舞蹈表演相关的工作中,还是在舞蹈教学相关的工作中均能轻松胜任。这就需要高职舞蹈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在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做到高职舞蹈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让高职舞蹈教学按照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总体来说,高职舞蹈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艺术性,为提高舞蹈教学的资料,教师应当不遗余力的对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从教学目标、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创新和改革,让高职舞蹈教学不落后于时代。

高职舞蹈教育探讨:基于即兴舞蹈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策略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采用即兴舞蹈教学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高职舞蹈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演能力。但是,目前即兴舞蹈教学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改进和完善策略: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坚持教学示范和引导,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并鼓励自主学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增进舞蹈与音乐教学的联系。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习效率是必要的。同时,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舞蹈表演技能,让他们更好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即兴舞蹈教学方式的应用。通常来说,即兴舞蹈是指人们闻乐起舞,在舞蹈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即兴”。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组织即兴舞蹈,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更好融入学习活动中,提高舞蹈表演技能,这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目前在即兴舞蹈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表现为: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较差,肢体动作不相协调,学生在即兴舞蹈表演中缺乏节奏感。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让他们掌握即兴舞蹈表演技巧,这是每个教师需要重点把握并关注的内容。本文结合高职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就即兴舞蹈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启示。

一、即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通常来说,即兴舞蹈是指在舞蹈学习和表演过程中,在音乐旋律中随兴起舞,舞出的是心情,跳出的是情感。为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舞蹈功底,并加强音乐修养,从而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促进学习效率提升。具体来说,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即兴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传统舞蹈教学中,通常由教师先进行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然后由学生进行训练。这种教学方式重在模仿,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利于调动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制约学生创新技能提升。而即兴舞蹈注重改变这种模式,让学生摆脱束缚,在音乐的带领下主动调节自己的肢体,学生可以自由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它能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高职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舞蹈技能。

(二)促进高职舞蹈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虽然即兴舞蹈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即兴舞蹈的动作简单,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并且具有时代气息,动作规范精炼,形式新颖。教学中合理应用即兴舞蹈,能让学生吸收其他舞蹈的优点,创造充满活力的舞蹈形式,让高职舞蹈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演能力

音乐与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兴舞蹈教学也不能忽视对音乐的学习和应用。采用即兴舞蹈教学形式,能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环境中,深刻感受到情感的变化,让他们用心而舞、用情而舞。持续不断的舞蹈训练,能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融入舞蹈学习的热情。这对增进高职学生的音乐修养,提高他们的艺术表演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即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的策略

虽然在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采用即兴舞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一些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忽视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制约了舞蹈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弥补这些不足,应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一)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是即兴舞蹈学习的基础,教学中应该注重加强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技能,促进学习效率提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让学生领悟舞蹈学习要领。例如,重视学生的形体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注重头部、身体、四肢的训练,确保训练准确到位,提高身体柔韧度和协调性,促进学习技能提高。基本功训练时,还要将舞蹈与音乐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艺术情境和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即兴舞蹈学习中,能够将身、心、情融入其中,促进学习和训练效果提升。

(二)坚持教学示范和引导

教师应该坚持言传身教,在即兴舞蹈教学中,注重语言讲解和亲身示范,这样既能增进与学生的联系,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在示范和引导过程中,要对即兴舞蹈的动作进行细致和深入讲解,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动作要领、基本内涵和人文思想,增进对即兴舞蹈的理解。教师还要用自身的语言和表现力、亲切的舞姿来传递思想感情,并注重增进自身文化修养和即兴舞蹈教学经验,调动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引导时要确保动作优美,引导到位,让学生产生膜拜感,更好融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讲授即兴舞蹈时,要保证动作规范,前后一致,不得任意变换动作,确保示范到位,让学生更好观察和学习,促进他们的艺术审美标准提升,也让即兴舞蹈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并鼓励自主学习

即兴舞蹈教学中要将学生摆在首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推动即兴舞蹈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即兴舞蹈教学中可以首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对其中的意境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启迪学生思维。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创意思维,有效融入即兴舞蹈教学情境当中。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加强引导,增进双方互动,妥善解答疑惑,增进学生开展即兴舞蹈训练的积极性。

(四)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本质上来说,舞蹈教学是艺术创新能力教育。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思维能力,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舞蹈创编技能。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舞蹈训练环境,采用即兴舞蹈练习、舞蹈编排组合等方式,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断提高即兴舞蹈创编能力;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形象,激发舞蹈创编兴趣,抒发情感,促进即兴舞蹈表演技能提高。

(五)增进舞蹈与音乐教学的联系

加强高职学生音乐感知能力训练,让学生听到音乐就能够起舞,准确把握音乐的内涵,从音乐中寻找情感基调,并在即兴舞蹈中通过舞姿将情感表达出来。注重训练学生的舞蹈语言组织技能,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理论修养,增进对舞蹈艺术的理解,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三、结语

之,整个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采用即兴舞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该模式的应用,结合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有效融入即兴舞蹈学习当中,扎实掌握舞蹈教学技能,提高即兴表演能力,最终让舞蹈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也为高职学生以后从事即兴表演奠定基础。

(九江职业大学)

高职舞蹈教育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分析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目标错位化、课程工具化、教学能力缺失化等问题,并提出进行原则的适宜性与愉悦性改革、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改革、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改革。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是了解人类生活活动的方式之一。幼儿通过舞蹈这种载体,从肌体、智力、社交与情感等各方面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舞蹈成为了幼儿表达、交流生活经验的手段。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使幼儿通过运用舞蹈元素,唤醒幼儿全新感悟,拓展幼儿审美体验,充分发挥舞蹈对幼儿的有益影响等,已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舞蹈教育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教育,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舞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舞蹈教学目标的错位化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目标是在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上,满足各类学前教育职业群对舞蹈教师的需求,它和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有本质上的不同。

培养专业舞蹈演员是从少年开始,这一时期骨骼尚未骨化,可塑性强,正是接受基本功训练的黄金时期,对他们所采取的各种训练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掌握表演技能,在舞台上准确地塑造形象。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入校时平均年龄一般都在18岁左右,骨骼的发育基本定型,身体软开度、肌肉能力与柔韧性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开发阶段发,也从未进行过专业的舞蹈体能训练。这些因素叠加无疑都会给舞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但在实践中,专业出身的舞蹈教师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当做艺体类专业人才来培养,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几乎等同艺体类专业人才技能水准的要求,学生被要求学了许多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根本用不着的“高尖难”的艺术舞蹈技能,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而且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这些教育目表的偏离,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艺术领域的整体把握,造成学生艺术课业负担沉重和艺术学习的失落感,也不利于帮助学生积累幼儿园艺术教学经验,形成幼儿艺术执教能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二)舞蹈教育课程的工具化

从高职幼儿教师舞蹈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舞蹈课程主要是教授基本的训练方法,如手、脚、基本步伐的动作变化,把上的立姿、勾、绷脚,把下的弹、跳、转等,以及教授学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节目,让他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舞蹈表演,把基本动作和技巧动作有机地连贯起来,以便快速地掌握基本技能。这种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的课程,紧密围绕幼儿园及其相关行业需要,培养仅限于幼儿园舞蹈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只注重求“真”,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求“善”、求“美”,且缺乏深层意义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即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智态度。

高职幼儿教师舞蹈课程或是被看成是中专和本科舞蹈课程的简单糅合,课程设置上门类繁多,课程之间孤立割裂;或是沿袭大学舞蹈专业经院派的做法,强调实利、有用的舞蹈专业知识,强调舞蹈技术的力量;或是强调各种流派的舞蹈艺术课程教育,“洋”成分重,内容更新慢,脱离本土幼儿园舞蹈艺术的教学实际,等等。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都只为追求更高的技术效率,舞蹈学习仅仅是为了传授技能,只是作为一种适应生产世界的工具、手段,排除了理智与审美的因素,对那些与生产世界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如意义、精神与价值等不屑一顾。这些也使幼儿教师舞蹈教育课程成为“只有表层次的社会指标,而无深度的人性关怀”的工具化课程。

(三)舞蹈教学能力的缺失化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应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整合自己的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技术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有儿童舞蹈教学的能力。

“舞蹈教学,是通过舞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传授、指导和启发,通过舞蹈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舞蹈的系统知识与技能,提高对舞蹈艺术欣赏与创造的能力。”然而,如何设计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程序,教学活动程序合理与否,教育目标能否有效达成,幼儿在舞蹈学习中能否较长时间保持身心舒适愉快,舞蹈活动中教师如何处理好空间问题,如何在舞蹈中运用标记发展幼儿的审美想象能力和运用符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利用幼儿园的舞蹈游戏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如何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欣赏与创造的能力,等等,这些保证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关键课程在现阶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育教学中却是一种缺失,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较强地整合自己的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技术。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改革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作为艺术领域的儿童舞蹈教育教学质量,会直接关系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水平,也是保证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儿童舞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关键课程。因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来实施。

适宜性。幼儿歌蹈活动贯穿于幼儿的整个幼儿园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年龄班都会开设这一活动。舞蹈活动必定要有身体动作的参与,如果幼儿动作发展不到相应的水平是难以完成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生理发展水平不同,对运动的承受量是不同的,动作的幅度、力度及速度必须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其身体与心理发育均处于十分娇嫩的状态,特别需要细心的保护,因此适宜性原则就是教师在开展儿童舞蹈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发育规律,使学生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以适宜的原则设计幼儿舞蹈活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注意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程度相符合,保护幼儿身心健康。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思考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