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征文网 2020年8月9日征文范文评论347 阅读10971字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接受信息)、写作能力(书面表达)、口语交际等能力(出口成章)。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改革切入点

1、课前查阅搜集资料。

2、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

3、开展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

4、考试评价。

三.实施要求、方法、途径

(一)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探究的信息点,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时要善于发现,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处理、整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养成搜集资料,练习查阅的习惯。搜集的方法可以多样,如上网、去图书室、看电视、调查访问等。

(二)阅读教学

1.课堂阅读教学

突出以读为主的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基本训练之一,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分析讲解所能代替。成功的朗读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动形于外”的境地。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

强化朗读感悟――以读促解,以情促悟

以读为主,注重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理念。

(1).以朗读代替听答,促进理解。

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机械”与“被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我们要致力于克服弊端,走出误区。要坚持以教师的导读代替讲与问,以学生的朗读代替听和答。通过多读来强化感悟与体验,达到以读促解的目的。

(2).主线推进,横向联动,加强整合。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我们要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构建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强化朗读感悟,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

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观照,将识字、词句体悟、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等都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的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3).调动情感参与,深化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强化朗读感悟的催化剂。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他们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有潜力,有活力,他们对课文的主体感受和感悟理解才会更真切,更深透,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

2,课外阅读

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

课外阅读,重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标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标准》分阶段作了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段,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按每学年40个标准周计算(两学年80个周,以下相同),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应在100字左右。第二学段,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应在700字左右。第三学段,《标准》就阅读总量作了大幅度的提升,规定不少于100万字,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在1800字左右。当然,上述日平均阅读量在阅读的过程中,受识字数量,阅读能力、兴趣,文本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可能呈“波浪"状推进,这些都是正常的。《标准》除了在阅读数量上给出了具体要求外,还就阅读兴趣、习惯等综合阅读能力的形成分年段作了一些要求:低年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会使用普通话,一年级时能由图读文,二年级时学会默读并在阅读中尝试积累。中年段除了“普通话”、“默读”等基本要求外,还要注重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和领悟。高年段则在中年段的基础上,要求“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注重了阅读速度的培养,并强调了阅读的选择性,提倡广泛地应用现代资源“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

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单从数量的安排上看呈递增状,所以我们在内容的确定上也应有个层级性。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适宜从简单的趣味性的配图注音读物开始,从单幅图一句话到多幅图一段文,逐步发展到二年级时的每天一则小故事。阅读的内容以童话、儿歌、民谣及浅显的配图寓言为主,强调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篇幅力求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画面的设计要求鲜艳、漂亮、直观。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应逐渐由“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注音读物过渡到纯汉字读物。内容应以童话、寓言、浅显的古诗文及反映儿童生活的现实作品为主,同时,我们还要更新阅读观念,适当指导学生浏览(含视听)有关的新闻媒体,把阅读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倡学生订阅或购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报,并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对于尝试阅读长篇小说的学生,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指导,对于学生阅读不适合的课外书籍时,应给予引导,切忌方式简单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确保学生健康地进行课外储存。,至于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既可依托学校的图书室,也可向当地的图书馆去借,当然更要发挥学生家庭藏书的功能。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桥梁。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第一,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生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亦如此。首先校内要开设好阅读指导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品质。其实,有些课外阅读内容本身就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比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布置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狱中联欢》,引导学生读《红岩》;学习了《景阳冈》,安排学生尝试阅读《水浒传》……。第二,自读与交流相结合,课外阅读虽多为自读,但适当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一周一次的课外交流活动,一是对课外阅读具有促进作用,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有话可言,而未读或少读的则有口难开;二是激发兴趣,学生读到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通过交流,既使本体所储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环,又促使客体对相关文章或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三是通过交流,能澄清一些较模糊的认识,引导学生健康的读书和读健康的书;四是通过交流,一些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能得到张扬。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交流的机会,从量到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地把握课外阅读的状况,以便指导和调控。第三,课外阅读要讲究因材指导。,完成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读有所获。总之,课外阅读,既要保证一定的阅读总量,又要通过对阅读目的、阅读方法、阅读资源的深刻领会与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开展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形式开展综合性研究性学习,每学期必须完成三至五项学习活动。

(四)考试评价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开展活动如:读书比赛、演讲比赛、抽测积累量、即兴作文等考察学生的各项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该文章全面指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现状,从几个方面大致说明了其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突出文化继承性、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提倡改革创新意识和夯实教师职业素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全面的提高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的建议与对策,同时也希望能对有关的工作有所补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 问题 对策 改革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对小学教育要求的提高,我国的新课改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各级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机构,并且把新课改作为一个共同达成的目标。但是在我们不断推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总会暴露出一些又一些让我们不容小觑的问题,从而阻碍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度和效果,所以为此,针对这一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性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就是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和应用,只有学习好了小学语文,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力,才可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更好的掌握。在当代,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还存在一些弊端,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普遍的教学活动都受了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在一些农村小学教师往往对学生都采取一种“填鸭式”教学,并且把教学目标片面的停留在了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忽略了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培也不是很注重,像这种教学的模式不仅阻碍了小学生的各项综合发展,也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了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各个学校近几年来也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试点工程,这些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其过程中还是存在了一些不足,这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教育的深入度还不够。

在小学语文的改革中,有一部分学校过于追求形式上和内容上的改革,在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之中掺杂了许多别的学科的内容,而且用多媒体教学来播放一些幻灯片和录像,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是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了,也让学生更加对语文课堂产生了兴趣性,可事实上,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已经彻底失去了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核心,弱化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势。

2.教学理念的严重落后。

新课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提出了教师要在更全面的角度正确对待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工作,能够更好的培养和树立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浓厚兴趣和正确认识,这也是一种保持了我国传统文化下语文教学的意义。但是有个别的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责任和要求,没有把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和自己本身的教育观念相结合起来,继续停留在狭隘的教学观之中,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简单的、单纯的帮助学生认识文字、阅读理解。也正是因为这种教学观念的严重落后,让我国的语文新课改目标久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也将对我国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达成产生极大的阻碍损害。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

1.提倡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灵活地运用好创新意识的改革方案,对改革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做到面面俱到。虽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推出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教学评价机制并没有同步跟进,这种情况也就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无效衔接”。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新课改不仅是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也正好需要评价机制这项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措施在创新上有更好的突破,能够主客观相结合充分反映整体教学的效果,也可以对教师在教学上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2.突出文化的传承性。

在我国几十年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小学语文也逐步堆积了很多比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也让语文这一项课程保持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从而让小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文化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文化价值,让教学课堂更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更加能够反映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成果及思想理论,也更加贴近我们当前社会文化的实际发展。新课改的本生意义不仅仅是只在教学技巧上要求改革求新,也是能够让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关系更为和谐化。

三、结语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虽然现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点初步的成绩,但这并不以为我们将要松懈下来,因为在教学中还仍然存在很多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把它完善做好的,而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探寻破解之路,踏踏实实,稳打稳扎地去做的。在新课改中,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精准的分析和准确的总结,才可以保证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可以取得更大的一步成功。

作者:何平 单位:四川省阆中市滕王阁小学校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建议

一、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1.教学目标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一环,在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进行,从以往单纯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接受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态度等的养成,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评价方式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不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语文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片面狭隘,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情感的养成,使得三维的语文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2.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依然没有明显转变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语文教学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良好态度的养成,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要多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的程度并不高,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评价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过多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较为突出存在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寻求转变,努力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以不断地向新课改的精神靠拢。

1.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尤其是要加强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并在实际授课中积极实践

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其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要积极接收新课改的理念,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从原有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发动者,不断以自身力量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前进。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和实践语文教学目标时,广大一线教师要将三维目标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充分关注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又不能机械死板,在设计有关三维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情况综合考虑,做到有重点详略得当,难重点突出,以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评价的改革力度和步伐

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紧密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也更能唤起中小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认真选取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提炼合适的教学内容,突出特色;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教学评价改革的步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三、总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涉及到语文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一方面需要广大教育研究工作者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工作,同时另一方面也需要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实际工作者加强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工作,真正推动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前进。

作者:刘纯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改革中存在的一些明显弊端,并且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有帮助的对策,以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当前的现状,真正发挥改革的作用,让小学语文步入正轨,培养出优秀的文学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

社会各界对现当代小学语文教学表现出了高度重视,政府机构出台了相关改革政策以使当代小学语文教学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迎合社会发展。然而,政策推行不到位,措施实行存在偏差,导致了现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的改革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改革效果,为改善这一状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认知深度不够

纵观教育改革以来出现的众多现实教育问题,可以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对改革的本质和实际要求把握不明确,改革不够彻底不够深度。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注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注意控制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者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旧式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不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难免不自觉地走入“填鸭式”教育的死胡同,不断给学生灌输思想,试图将自己的所知所感尽数传达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难以辨别探究式教学和问答式教学的区别,往往将探究式教学直接代入为问答教学环节,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仅仅是针对课本内容向学生提问,不注重学生的创造发展,混淆了探究教学的意思。这就是改革认知深度不够的具体表现。

(二)改革思想贯彻不彻底

语文教学的改革比较注重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转变,新课程要求课堂上老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用问答、探讨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活跃度,营造更适宜学习的课堂环境。然而有些教师的改革思想贯彻落实不够彻底,甚至走向了极端,一味地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达到了良好的活跃氛围却忽视了语文技能教学的根本目标。甚至有一部分老师,教学思想还残存着旧式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时候着重于优等生之间的互动,对成绩一般或者较为内向的学生缺少关注,甚至不去关注,忽略了班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没有带领班级学生利用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搭建起相互帮助的舞台,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提倡改革创新意识

要想切实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要从根本上把好关,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开始革新,针对现有的小学教育团队的现状,从那些将改革政策实行得较好的老师身上总结经验,对部分没有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老师加强教育和培训。学校还应该积极鼓励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革创新意识,转变现有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教学方法常态交流机制,从教学手段开始革新,从而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新的认知。

(二)夯实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实践在教师身上,教师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主要践行对象,还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处于教学活动第一线,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学校可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和新课程改革相一致的培训,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夯实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提升语文办学层次,牢固教师队伍素质。培养所有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就是革新教学手段、夯实教师素质的一步,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教学将会成为历史必然,老师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运用技巧是改革创新的先决条件。

(三)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小学新课程改革推出时间过了许久,但是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一直没有跟进,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难以衔接,现有的小学阶段还沿用旧式教学评价模板,反映不出改革以后的教学效果,改革实效难以得到有效反馈,老师不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应新的教学手法,不仅没有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甚至对现有语文教学还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正确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是推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只有客观的评价指标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反映出实际的教学效果,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调整,矫正教学不足的地方,让评价机制成为改革的好帮手。

三、结语

虽然迄今为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上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立足实践,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分析现有的教学改革问题和优势,探寻突破壁垒的有效措施,不断改进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改革。

作者:吴辉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明德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适应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语文科目作为小学的的必修科目之一,无论是对于小学生的升学考试还是小学生的将来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展开分析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有效地策略来推进小学生语文教学改革,希望能够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在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应该进行改革。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灌输式教学,语文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天真活泼,对周遭事物都十分好奇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比较好动,并且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阶段。但是在我国大多小学学校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有上课认真听讲,是否有真正学到知识,而过于压制小学生的天性,忽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调查也不难发现,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其旺盛,他们经常会问各种各样在语文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很多教师都因为觉得麻烦不愿意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是让小学生听话,认真听课,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兴趣,语文教堂气氛过于严肃沉重,缺乏活动。同时这种依托教材,灌输式的教授知识的方法,严重的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学习。

1.2师生关系疏远,小学生畏惧提问:小学生离开家庭,迈入学校,教师在他们的眼里成为最被依赖的存在,他们不仅信赖教师,更畏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对于所学的知识即使带有疑问也不敢进行质疑。一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提出问题,遭受到语文教师的批评和其他同学的嘲笑。二是许多学生都会担心自己因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其他人认为“不聪明”。在这种沉默的教学氛围下,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效果很差。

1.3小学语文题海战术,作业太多:小学语文的改革还应该培养孩子多读课外书,不应注重题海战术。只有多读,多看,孩子才见识多,多读书,应该学习美国小学语文的做法,建立阅读图书卡片,每天或每周布置阅读要求,让家长签字,督促孩子完成,每周阅读书目可老师提供,小学一二年孩子让家长每天检查完成,从启蒙教育开始让孩子们都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

2.1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小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是否具备一定的兴趣。只有小学生喜欢语文这门课程,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当他们对教材内容有想法或者有疑问时,才会想要进行提问,获得老师的答疑解惑。并且他们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为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文学知识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喜欢上语文,只有热爱,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当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点问题时,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解决,如通过网上教学资料查询与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等。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下讨论的课题,让学生先在课下做好这篇文章的预习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这篇课题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最后教师选取一名小学生进行最终的发言总结。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2.2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前,语文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设计,在这一堂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如课堂讲授运用的时间长度、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时间长度、学生发表观点和想法的时间长度等。其次教师要设置相关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将角色扮演法或者情景教学法等。最后在下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总结或者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自己制作相关语文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PPT,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这里我们仍旧以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以课为例,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网上搜集有观的地震事件的资料,如图片和视频等,然后将其图片或者视频播放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体会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将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真事向同学们讲授,然后以此来引出本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同学们在文章中体会爱和情的美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3语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师生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又是刚刚离开家,步入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心理极其敏感和脆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重视对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构建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不再惧怕老师,而是将教师当做可以信任的人,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质疑和想法。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懂就问,提高自己的成绩。最后教师对于学生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批评,少一点指责,让学生从喜欢上语文教师开始,进而喜欢上小学语文这门科目。

作者:邱霞 单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岁丰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