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融合
一、传统视觉艺术中的音乐视觉化
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音乐的视觉化设计属于抽象的设计主题,其创作难度较大。因此,实践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关涉具体有形态的设计主题案例时,往往较易于理解和沟通;而遇到相对抽象的设计主题,则教学沟通较费周折。然而,像人类的飞行梦想一样,将音乐进行视觉化呈现一直是现代设计和艺术的梦想;从莱辛、贡布里奇、宗白华、钱钟书等古今中外文艺名家所做过将音乐、诗、画打通一体的尝试研究,到现代艺术进行过不同的尝试,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布吉乌吉》(BroadwayBoogie-Woogie)(如图1)、达达主义艺术家曼•雷(ManRay)的《安格尔的小提琴》(LeViolond'Ingres)(如图2)等,都一直追求以相对静止的艺术语言来表现时间维度,都是对音乐视觉化表现的有益尝试。一般认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为传播特定主题而借助可视形式所发生的主动行为。其教学实践及理念的核心以围绕视觉表现手段及其语言展开,其语言——文字和图形往往着重于二维空间表现。然而,从前述对音乐的视觉化的诸多尝试中,可以感觉到其现象背后潜藏着传统视觉传达行为及其概念的局限和面临的挑战——即,如何仅以静止的视觉画面表现运动变化的听觉世界?!
二、音乐视觉化教学例举
音乐主题海报可能是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视觉化表现形式。音乐作为一种高级的听觉艺术,远不只是一系列声音的结构形态,音乐主题及其内在结构几乎总是处于一系列转换和变化中,其主题及内在层次的非静止性决定了其视觉化表现的难度。提到音乐主题海报,读者可能会想起福田繁雄(ShigeoFukuda)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如图3)和弥尔顿•格拉泽(MiltonGlaser)为鲍勃•迪伦(BobDylan)设计的音乐海报。(如图3)中,福田繁雄将贝多芬头像作为其海报的一个视觉化符号,又将贝多芬个性化的蓬松头发以音符等进行通感联系。与此类似,(图4)中弥尔顿•格拉泽将视觉语言重心也主要置于对音乐家形象的关注,以鲍勃•迪伦卷曲色带状头发寓意音乐家的创作及风格,同时也象征音乐家富有思想性的隐喻。该作品后者曾在2013年被评为“50年来美国最具影响海报”之一。总之,这两幅海报——尤其后者尽管意境高远,但对乐音本身的触及均仍显不力,对音乐形式本身向视觉传达要素的转换也并不十分理想——因为观者并不能通过音乐家头像直接联想到音乐的节奏、旋律等直接可感知的音乐本身。因此,将音乐的形式、结构与视觉传达语言及其逻辑完美地融合是关键。就视觉图形选择来讲,乐器、表演者和乐谱等物象多被作为音乐视觉化表现的常用素材。音乐艺术往往和表演密不可分,讲究声情并茂,其曲式、织体等结构表现基本上无法脱离传递情感的这些具体物象。而文字及版式设计如何表达音乐的听觉特性及其非静止特性呢?这里,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实例(如图5)——费城青年管弦乐团年度音乐会海报。该作品构思巧妙,其图形、文字等视觉语言运用精当,在表现音乐的听觉特性及其非静止特性乃至音乐会主题方面均可圈可点!实际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表现:
(一)主题构思及表现分析
1.主图形与主题。该海报主要图形要素是圆形的铜管乐器的扬音管(俗称喇叭口),其余在管弦乐会上可以看到的形象物均未出现在画面中,似乎都隐藏在未开场之前沉沉暗色的气氛之中,赋予极大的想象空间。按照视觉阅读习惯,在正常的视觉范围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主图形——扬音管,它固有的铜色与海报暗黑色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在环境色影响下,铜色扬音管因其造型而泛出层次丰富的铜色系,丰富的色调让人联想到铜管饱满的音色以及乐音作用于空间物而产生的振动。2.文字与主题。整个黑色版面中,由于图形及其简洁,文字内容的表现显得很重要。文字块内部各个呈线状的文字颜色经过精心推敲,其色彩与画面主图形——“扬音管”丰富的铜褐色调相呼应。所有文字色彩与主图形色系统一中追求明度上的对比,音乐会主标题文字与图形部分叠压,且呈水平状,便于观者阅读。其他文字内容则以层次丰富的线状进行版式排布,其“Z”字形构成打破了看似宁静深邃的作品主题。当读者视线由扬音管移开的时候,可能很自然会转移到音乐会主标题“PHILADELPHIAYOUTHORCHESTRAANNUALFESTIVALCONCERT”,因其文字色彩较主图形扬音管色彩明度要高,设计师有意以此来强调主标题;同时,主标题在画面中的分布位置恰好是画面中视觉中心区域,这也恰好契合我们的阅读习惯。
(二)文字内容及其构成表现
相对于简洁的“扬音管”图形而言,该海报的亮点在于文字内容的表现。1.文字具体内容版面中文字语言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保持水平阅读习惯的音乐会标题及指挥(conductor)、作曲家(composer-in-residence)和低音长号(basstrombone)等信息文字;二是画面右下部约呈45°角倾斜的一组文字排列。整个版面文字基本又可以分为五个层级,按照内容的层级关系依次为:主标题(费城管弦乐团年度音乐会)、音乐会主要演出人员、曲目、时间、地点、票务信息、广告语;其中广告语极其精炼,只两个字“worldpremere”。2.文字内容的构成表现所有这些文字信息以色彩和丝线状造型成组排布。读者可能会发现与水平状分布的主标题空间关系最近的,并非有些读者急于要了解的音乐会时间、地点等信息,而是主标题下方的文字——音乐会主要演出人员,但因为这组文字字号轻而小的缘故,读者往往不一定会在了解主标题之后顺次仔细读取这组副标题文字信息,而其视线可能会转移到另外一些与主标题字体色彩相同的文字——“SEYFRIED(塞弗里德)、SIBELIUS(西贝柳斯)和TCHAIKOVSKY(柴可夫斯基等)”等,这些文字恰好可以让读者了解该音乐会演出的更详细内容及曲目。之后,读者很可能会继续在画面右下部呈45°的一组线状文字组合中读取信息。这里,与有关曲目的文字空间关系最近、色彩相似的是“VERIZONHALL”、“3:00PM”、“JUNE01,2008”三组文字——这是有兴趣来欣赏音乐会的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信息。这里,设计师在传达时间、地点文字信息时,字形选用有饰线体,色彩选择也保持与曲目文字相近的同类色,明度略低。这样,不同层级的、关系相邻的文字内容既保持关联性又保留一定差异性,和谐的对比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节奏美感。设计师根据文字内容的层级关系和视觉传达要素构成逻辑对这些呈45°倾斜的文字做出了几近完美的创意,使读者在朴实简洁的阅读流程中,自然流畅地获取音乐会信息;同时,也不乏偶尔的视觉审美跳跃感——这是不同审美习惯或需求所必需的。
(三)作品赏析手段拓展——视觉与听觉交互感知
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该作品中视觉传达要素及其逻辑作详细讲解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感受海报作品中视觉语言运用,现场播放了两遍西贝柳斯《芬兰颂》,并在管乐单声部出现时,通过暂停或反复播放,让学生感知或嘹亮、或浑厚、或低沉的管乐质感,回味或悠长、或跳跃、或丝滑般的弦乐质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这些乐音与海报中的视觉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在弦乐和声部分出现时,让学生回味弦乐的不同质感及其和声效果与海报中呈45°线状文字组合之间的结构联想。通过视觉和听觉要素的交互感知,学生们很好地体会到海报中文字版面的形、色构成交错混合与管弦乐混音交响达到完美的融通。
三、教学实例反思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以看到,在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视觉传达要素的概念及其表现逻辑始终是基础教学的重点。而视觉表现的逻辑是否能满足易读性及受众市场需求,其牵涉因素除了视觉语言要素的形式构成、设计创意及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还需要对设计主题有深刻领悟及出神入化般的表达——这可以说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的重要原则。就音乐的视觉化表现而言,音乐形式与视觉传达要素的转换不仅仅局限在具象物的提炼,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本身情感的领悟和传达。然而,笔者以为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不应该止步于此。试问:这样的教学式欣赏是否具有现实的市场实效性呢?在高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能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全面地向观者传递类似的音乐海报信息吗?面对这样的疑惑,有同学马上想到了“动态海报”可以兼顾视听觉于一体。的确,现下流行的动态海报为音乐的视觉化设计开辟新天地,其设计语言——动态图形及形式创新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和空间情形下,它超越了仅依赖视觉感知的音乐海报无法达到的效果,做到视听觉信息的有效与人性化传递。前述疑惑及联想让我们看到,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和概念乃至理念不可能仅仅片面地围绕静止的视觉图像和文字,而要更大可能地追求视觉语言的动态特性及其与有声语言、嗅觉、触觉的系统设计。这就需要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材料、技术层面进行创新和思考。就区别于传统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图形语言而言,它除了依赖传统视觉传达基础以外,更依赖于数字化技术和电子显示材料及其技术的创新。时下更热门的虚拟现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向人类展望了包括音乐视觉化设计在内综合设计的未来景象,其目标不再是对人类某一种感知方式的技术模拟,而是融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嗅觉等方式的虚拟。鉴于此,传统的视觉传达教学势必要继续寻求拓展,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多学科视野,进一步加强与其他艺术门类和新科技、新材料、新理念的渗透。
作者:贾玉平 单位: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高职计算机项目化教学研究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