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征文网 2020年8月3日征文范文评论427 阅读3408字

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探讨

毕业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对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所以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有效的检验和总结,也是连接从学校理论知识学习到实际工作岗位的桥梁[1]。从1999年至今,我国各大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为了大众普及教育,扩招使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稳定和提高的问题凸显出来,这在高校毕业设计环节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提高高校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教学,一直是每个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

一、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毕业设计选题

每一届毕业设计题目都是由本专业指导教师模拟命题,然后由学生选择,时间长容易形成选题单一、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这样的毕业设计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往往是将科研课题中的某些点分解出来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无科研的老师则从自己熟悉的领域或方向拟定题目,假题假做或假题真做[3]。有的毕业设计题目已经在本专业重复使用了多届,下一届的毕业生甚至可以找到上几届的毕业设计进行抄袭,这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

由于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加,有的学校的师生比已经远远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17的合格线。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除指导毕业设计,还要承担日常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指导学生时,时间的分配和投入的精力就会明显减少。目前高校很多年轻教师,有很高的学历,但很多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虽然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但明显缺乏工作实践经验;还有部分老教师,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和企业联系较少,不能紧跟新知识、新技能的更新,教授的理论知识甚至和实际脱节。

(三)毕业设计管理

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很多学生在大四下学期忙于找工作或去单位实习,学生不能平衡工作和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能缓则缓,能拖则拖,积极性不高,指导老师很难做到统一的指导和检查。虽然每一个学校对毕业设计都有严格的管理、检查和评分的标准,但多数指导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对毕业设计不能按质、按量完成的问题,往往采取非常宽容的态度,把原来设定的高标准、严要求一次次放低、放宽,答辩时能放就放,成绩评定非常宽松。这样的毕业设计管理,会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降低,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以上毕业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更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提高电气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笔者将电气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放到企业中去,以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真题真做,对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新模式

“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实质上就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毕业设计完成过程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运作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专业方向以及自己在企业的各种实习、实践活动为选题基础,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资源和环境,将毕业设计与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岗位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获取学位的一种凭证,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学生迅速走向工作岗位的有力铺垫[4]。

(一)校企合作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选题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共同拟定[5],但主要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选题都是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做到“真题真做”,学生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选题,调动了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实践,将书本上所学“死”的专业知识变“活”,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工程意识,同时缩短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尽快过渡。企业的项目类型多,选题也就灵活多变,这也有效地克服了学校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缺乏新意等缺点[6]。

(二)采用“双导师”制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双导师”制联合指导毕业设计[7-8],即每位去企业实习的学生都指定两名指导教师,一名企业的指导教师,一名校内指导教师。两名指导教师有明确的分工,企业指导教师一般由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主要负责对学生设计过程、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使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保证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技术含量;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校企间的协调,了解毕业设计内容的深度、设计的质量、进展的情况、毕业设计的格式规范及理论算法等学术方面的指导,同时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

(三)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整个设计都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在联合指导过程中,对校内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但在指导实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丰富校内专业教师的学术结构,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有利于专业课教学走出教室,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工作

采用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后,在去企业前,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学生毕业设计委托协议书,一式三份,学生进到企业后,考勤、安全等都由企业负责,并将学生的情况及时的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也要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和工作的进度,以及毕业设计的格式等;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走访,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实践分析

笔者与云南省西邦电力设计院进行了两年的校企联合指导毕业的实践探索,云南省西邦电力设计院是一家具有施工一级、设计乙级的设计院。在两年的合作关系中,笔者以云南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的对象,对每一届毕业生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即“同一时间,同一组老师,2个设计组,一个答辩组”进行对比分析,在进行毕业设计前,将每一届学生分为两个对比组,每一个组由3名学生组成。第一组由指导教师在校内的指定地点,独立指导完成毕业设计;第二组实行“双导师”制,由设计院的工程师为主,校内导师为辅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通过对电气专业2016、2017两届的毕业设计探索研究中,把每一届不同设计组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两届毕业生的实践,由校内指导教师组指导的毕业设计任务完成一般,虽然格式规范,计算正确,但设计缺乏创新性,无特色,成绩平平,没有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联合指导组毕业设计,完成度较好,创新性强,图纸工整规范,答辩、总评成绩都好,每一届都有一名学生评定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四、结论

通过对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研究和实践分析,得出该模式有许多突出的优势,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高校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符合就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更有利于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但该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设计合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如选题难度大,企业管理严格,校外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时间的合理分配等问题。但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今后工科类专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所以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25.

[2]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2(2):41.

[3]吴亚男,毛有虎,石怀伟.校企合作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8.

[4]王德成.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6(12):74.

[5]孔德军,胡爱萍.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改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8(Z2):137.

[6]沈向阳,卓献荣,邓玉艳.热能专业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168.

[7]刘良文.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校企双导师制实施路径与保障[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9.

[8]黄华,董方敏.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作者:冷雪梅 李裕 黄兆波 杨燕 吴秋宁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中的运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