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社会的发展对工作人员的学历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普通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是空前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最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能莫过于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每所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统一的内涵,因为如果内涵不统一,教师在教学时就会产生分歧,影响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西方,主要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及从事其他商业活动的能力,让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从以前的谋生者变为现在帮助别人谋生的角色。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入创新元素,于是创新创业教育就有了创新和创业两方面的内涵。虽然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两者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在表现形式上,创业教育是实质的发展要求,而创新教育是外在形式,其中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有自身具备创新精神,才会在特定的环境下收获创业教育成果,没有创新精神就只会错过创业机会。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本质,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创业教育[1]。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简单的结合,更是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升华。通过参考与分析其他学者的观点,笔者得出结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即在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努力下,各高校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利用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人才培养要求
2.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近几年,由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畅,我国的人口红利不断降低,劳动成本不断增加,同时经济发展初期适用的“配置、消耗、整合生产要素”的模式导致现在环境的承载力降低,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原有经济模式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很难再有更大的作为,现在社会发展的核心已经从劳动力主体逐步转移到创新推动发展,其不仅可以使得收益增加,还能提高传统生产力的工作效率,进而带来更大的效益,甚至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所以我国在最恰当的时间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从低成本向创新优势的转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于我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加快经济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系统阐述,强调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坚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的新方法,要求具有纵览全球的长远目光,不断提高原创能力,同时加强多边合作,以达到共同创新、互利共赢的目标。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和科技的高效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整合现有资源,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通过分析现有经济资源,结合国情,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凝聚社会力量,不断鼓励创新,不断支持创新,不断奖励创新,努力促成以高校为基础、社会为主体的创新局面。
2.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来源于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并结合了众多其他理论。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内容是将技术的发展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突出经济增长是因为内部系统的资源更新,尤其是内部知识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因为外部的推动。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创新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资料的重新组合[2]。这就说明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创新驱动,并且企业家推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将这些理论重新应用。要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将科技创新放在核心地位,这样才能利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企业必须要有科技创新能力,改革人才培养及使用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之所以被称为创新型,是因为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了节约资源的要求,以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发展自主的知识产品为主要着力点,这些都可被称为具有创新意义的特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发展新型经济,还是发展战略,都需要依靠技术和知识等,而唯一能利用这些的人就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高等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依靠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级教育完成的。在国家的科学发展方面,科技是永远的核心,人才是支持科技的根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创新型人才,才可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出现知识溢出效应。因此,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与此同时,如何培养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也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3.1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连续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在经济转型与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因此,将创新创业的种子从小根植于学生心中,是目前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3]。同时,教育改革应以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为核心,因为传统观念的限制,大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会限制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基础,继而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以创新教育推动创业教育的方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连续开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可多开展趣味性强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高等教育阶段要以多实践的方法,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总之,要使学生从受教育开始就处于创新创业环境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连续性发展。
3.2制订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这种创新人才缺乏、社会转型需要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教育体系,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制订适应社会需要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应在专业课中引入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元素,结合专业教学要求,渗透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另一方面,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可以将创新创业能力等重要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同时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以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3.3开设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
科学的课程安排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1)科学编写适应创新创业课程需求的教材,带领学生剖析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带动学生积极分析与思考[4]。同时,定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材,确保案例的新颖性和时代性,探索构建科学的教材安排系统,努力做到不让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2)创新创业课程也不能完全以专业课为重点,还要辅以基础课。教育初期,以基础课为主,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等教育阶段以专业课为主,为学生的创业之路打好基础。此外,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社会创新创业氛围。
3.4完善“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师资力量是影响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要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招募其他类型教师,从而创建创新创业能力超群的教师队伍。(1)聘请专家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系统、专业培训,让他们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从而准确传授给学生;为一些有创业想法的教师提供便利,让教师亲自体验创业,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深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通过自身锻炼进行经验积累;学校与企业合作,用企业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兴趣。(2)整合社会资源,在教育初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答疑解惑,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经验,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还可邀请法律顾问等专业人才来校宣讲,为学生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3.5搭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注重方便学生实践的平台或场所建设,如实验室等,并将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与高校第二课堂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培养。除高校要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便利外,社会在此过程中也肩负着重要责任。(1)政府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保障者,应分地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规模化平台。大规模的创业园区能使大量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构建科学的园区统一管理体系,规范资源与平台的使用,给予学生更多实践与交流经验的机会[5]。(2)政府应当为高校联系社会资源,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切身体会实际的创业,了解企业运营方向与需求等,提高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能力,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为自己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4结语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现实阻碍,而在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重视与努力下,也一定会取得卓越的成绩。因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敢于正视并积极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此外,政府要提供便利的政策条件与有力保障,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智源.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4):64-67.
[2]苏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构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4):5-7.
[3]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4]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5]朱鑫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分析和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5(9):87-89.
作者:王以雷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高校思政教育探讨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