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究
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和处事规范,是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格的体现。学术诚信教育对于高校来说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助于引导学生规范其自身行为,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然而现今高校中学生学术诚信观念日益淡薄,论文抄袭、论文代写、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高校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势在必行。学术诚信教育注重过程性的引导,不可一蹴而就,其中实施路径的选择尤为重要,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学术诚信教育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高达96.3%,且增长趋势稳定,其中学生位列第一,占总人数的24.8%。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技术的新兴产物,衍生出人们吸收信息的全新方式,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网络载体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事物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高校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培养学术诚信环境的必然选择,为学术诚信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学术诚信教育过程中新媒体的价值体现
(一)开放交流学术态度
高校诚信环境由高校教育主体和客体共同形成,只有主客体二者之间和谐平等才能构建良好的学术诚信环境。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要达到和谐的目的,沟通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高校将学术诚信观念输出时,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与权力。运用传统媒体进行诚信教育时,往往由教育主体单方面的向学生传递学术诚信的内涵,这种单向的教育方式尽管可以达到一定的辐射效果,但是学生的认同度却无法提升,新媒体的加入,在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架起了平等沟通的桥梁,形成了双向沟通诚信教育模式。[1]双向沟通可具体表现在高校学术诚信制度的制定及实施上,由高校管理者制定的诚信制度,将由执行者发布于新媒体平台,学生浏览了解具体规章制度,并对其自由发表见解,校方针对疑问进行解答,并参考学生意见对制度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得出一套兼具完整性与认同度的制度。这种交互性也体现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之间交流的多向性上。点动成线,先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原理众所周知,培养诚信环境亦是如此,诚信氛围是立体的,将校园包裹在其中,在这个校园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学生,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个“点”,新媒体为他们创造了动的条件,共同的教育资源将他们沟通成一条条“线”,基于资源的不同见解又使“线”不断碰撞,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过交流、合作来实行的诚信“体”。例如,高校可创建专门的“学生学术成果”共享平台,由各院系办公室统一管理,将本院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毕业设计等成果发布到该平台中,全校师生可共享,并对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对有抄袭嫌疑的研究成果举报处理,根据该平台每学期论文质量,评选出“学术先进个人”颁发奖励。经举报查证,核实后取消该生所有奖励评定资格,并将抄袭历史录入档案。荀子在《劝学篇》中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2]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经过不断的学术碰撞,可激起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热情,潜移默化地使学术诚信根植于学生观念深处。
(二)即时收发学术诚信信息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展示出它的巨大优势,其即时性和便捷性与当下社会追求高效的趋势相得益彰。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可利用这一优势,打破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随时随地借助新媒体实现学术诚信内容的传播,增强诚信教育的辐射力。在新媒体出现以前,高校宣传诚信教育的载体限于宣传栏、校报、广播、讲座等传统形式,此类活动在开展前对时间和场所提前规划,对参与者的管理相较于新媒体来说都较为复杂,且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较难做到将诚信知识有效普及于每名同学。新媒体的到来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高校工作者可第一时间将论文写作要求、考试诚信规定、违规违纪处理等学术诚信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发布于校园bbs、微博、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网络载体中,不仅节省教育者的精力和时间,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也使诚信教育更加行之有效。与此同时,学生接受学术诚信教育也不再受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制约,拿出手机便可了解学术诚信,充分利用了碎片时间,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便捷高效。这种即时性也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学生关于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对于本校学术诚信规定的态度看法,进而及时做出更加合理的调整。
二、新媒体冲击下诚信教育的实施阻碍
(一)不良风气散播加剧,高校管理难度加大
新媒体的开放性必然引起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尚不成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冲击,造成价值观混乱的消极影响。人民日报中《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一文也指出新媒体具有不专注、不负责的弱点,这些弱点会在社会不法群体及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学生面前被无限放大,如有害细菌一般,一旦滋生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害整个高校学术诚信环境建设。[3]首先,削弱了大学生遵守学术诚信意识的形成基础。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滋生出趋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包围下,人们道德观念弱化,诚信意识淡薄,新媒体的到来,更使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令人堪忧。新媒体不光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为他们滋生了学术欺骗的温床。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学术资源数据库日渐完善,学生足不出户便可接收全世界的学术成果,手指一动便能将其据为己有,将学术诚信抛诸脑后。其次,阻碍了高校学术诚信环境的形成。社会上不乏唯利是图的个人及团体,在新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其行为更是肆意猖獗,在高校甚至社会范围内都刮起不正之风。一些机构或个人在新媒体平台上向学生有偿提供营私舞弊服务,“考试包过”“论文代写”等字样频频出现于大学生乐于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之中,进行着对学生学术腐败行为推波助澜的恶劣行径,不利于高校学术诚信环境的形成,加大了高校对于学生学术诚信的管理难度。
(二)教育者操作新媒体能力不足,教育力度较弱
在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下,各行各业都纷纷尝试将自己领域的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高校也不例外。然而高校尽管已经踏足新媒体领域,却没有对其高度重视起来,低估了新媒体对于高校学术诚信的影响力,仅仅发挥了新媒体浅层作用,而关键性的教育功能并没有得以发挥。[4]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重要群体,对新媒体平台的热爱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都远高于身为教育主体的教师队伍,故高校新媒体平台多由学生管理,发布的内容也以宣传性、娱乐性为主,使新媒体对高校的功用停留于表面。受教育者年龄因素、知识结构的制约,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媒体功能认知尚不全面,操作新媒体能力较弱。在新媒体平台中如遇学生舆论倾向发生偏差的状况,不能及时把握学生动向并作出正确引导,不利于学校整体网络环境的构建,也将无法及时扶正学生错误观点,延误最佳教育时间。由此可见,新媒体之于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挖掘新媒体的教育功用尤为关键。
三、学术诚信教育直面机遇与挑战
(一)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合理应对信息
关于“媒介素养”一词由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首先提出,定义为“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5]对于大学生来说,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他们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方向,恰当处理媒介资源的能力和态度。学生与新媒体信息来源两个终端通过网络产生关联,新媒体过度的包容性导致了信息来源的不可控,在此情况下,对另一终端加以把控和引导显得更为实际。高校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可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育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展开,并辅以多渠道的宣传形式。将学术诚信、媒介素养内容纳入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之中,开设专门必修课程,使学生能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明确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正确应用学术资源,树立诚信观念并在新媒体平台中建立诚信专区,发布高校学术诚信条例、违反诚信的案例及学校对其的处理,以示警戒。此外,各学院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诚信活动,如诚信板报评比、学术诚信讲座、诚信考试等,加强学术诚信的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新媒体运用技能,促进其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工具,教师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掌握这门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光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影响着对教育内容的输出效果。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了解学生使用的新媒体工具,熟悉其使用技巧,及时捕捉学生动态,通过新媒体建立师生间友好关系,达成有效沟通。教师掌握新媒体技能之后,在新媒体平台中发现散布危害学术诚信言论者,便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违反学术诚信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免学生认识不清、意志不定,做出错误判断。长此以往,有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新媒体平台将逐渐澄澈,将其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卫国,梅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10-115.
[2]荀子[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5.
[3]熊建.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1-18(7).
[4]张艳艳.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新闻站线,2015(2):111-112.
[5]楚明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45-46.
作者:张馨予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践探讨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