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教育与实践

征文网 2020年8月2日征文范文评论279 阅读6012字

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而创新人才是这个灵魂的载体。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国家人才培养水平的质量标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重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构造创新平台,无疑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本文通过概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比较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分析仍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等,阐述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道路,以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概况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随着人才强国的理念被国际社会的重视,如何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成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热门话题。当前国际上主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种: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以及教学式,而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教学科研式培养模式[1]。研究生招生恢复初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即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弥补我国大量的教育教学人才缺口。然而,在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强烈带动下,研究生数量激增,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本科化”的培养模式也亟需改变。研究生数量激增出现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导师教师规模不够导致了对研究生的指导不够,科研训练不足和管理过于集中[2]。从2010年起教育部决定,在2009年总硕士生人数不变的基础上,2010年国家削减学术型硕士3.8万名,添加专业型硕士3.8万名,此趋势在之后的几年持续实施,逐渐削减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添加全日制专业性硕士。2016年,教育部明确了“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高达201万,较2016年增幅为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约为总报名人数的10%[3]。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为了与世界领先学位教育接轨所做出的努力,注重学术理论研讨的学术型学位教育与注重实习操作能力的专业型学位教育,将逐渐从单一的教学科研式培养模式分化成两种培养模式,即专业式与教学式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需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然而,我国创新人才数据调研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显示[4]:“一半多的导师(53%)和近一半(47%)的研究生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30%的导师和31%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一般’甚至是‘差’”,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的比例高达68%”。虽说这个调查报告是十几年前完成的,但是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确实一直存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反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滞后现状。创新是商业、金融、经济发展乃至国家、世界发展前进的主要推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对创新能力的重视与培养起步较晚,发展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

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无论是其经济、政治发展水平,还是科技、教育发展水平都远超于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自满于现状,必须有引进先进理念并在本国消化吸收进一步发展的意识,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认识己身之不足,吐故纳新,方能获得长远之发展。美国的创新教育以“新自由主义”理念为思想指导[1],以培养合作、质疑与探究的科学创新精神为核心价值理念,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开始,以智力的开发和知识探索为教学目的;拥有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培养方案,他们将发展的职业性与专业性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目标,要求硕士“获得从事学术活动和职业工作的能力,可以在这一领域从事创造性的专业工作”,对博士则要求“具有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注重新兴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民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去权威化”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由于历史原因,德国的研究生教育重点是在博士生教育,其采用一种基于“洪堡理想”的科研化教学模式。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贯穿博士生教育,不要求入学考试,而是以学生自己设计的研究课题的创新性作为其入学的基本条件,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不是教学而在于独立的科研活动,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论文环节创新性也是首要考核点。另外,德国还运行一套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从而保证了导师本身的创新能力和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传承。日本的研究生教育由早先的“技术立国”战略调整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他们认为“以广博知识为基础的高度专业性”是卓越科学家创造力的本源,强调多元化的知识储备;高等教育鼓励和推动研究生的宽基础和跨学科学习,构建能够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此外,日本还借鉴了德国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官产学研联合”机制来推动研究生创新。我国当前实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鉴国外培养方式,已经开始改革传统灌输与被灌输的教学培养模式,强化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鼓励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生协同培养,鼓励学校设立科研基金,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越来越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其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但是,在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需要在剖析制约我们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因素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和改进适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方案、制度保障和实施办法。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

研究生的扩招带来的“稀释效应”直接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降低[5],又使本来已很紧缺的研究经费尤为匮乏,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甚少,导师面对快速增多的研究生,指导不到位,影响力变弱;实验设备少,科研进度缓慢,制约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

(一)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郁

创新文化,是崇尚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的集合体[6]。而当前我国高校离这样的创新文化氛围相距甚远,传统基础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应试教育模式,师生挑战意识不强,课堂上欠缺民主氛围,师生互动不充分,对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指导不够有效,创新性能力评价方法和手段单一,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无法被激发出来。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滞后性、不平衡性制约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7]。学科设置具有局限性,涉及面十分狭窄,不利于知识面的扩展和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发散;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世界的脚步,信息化时代的快速更新与教育培养的滞后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基础理论课偏多,专业选修课偏少的现象,限制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施展。特别是枯燥的理论课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训练缺失,也导致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无法创新性地解决复杂和综合性问题。

(三)导师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国实行导师责任制的前提下,绝大部分导师本着培养人才,无私奉献的育人理念获得了学生和社会的尊敬,但仍有部分导师在道德和科研规则上存在问题,有的导师不思先进,知识老化严重,有的导师创新能力差,无法引导学生进步。这样参差不齐的导师素质无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教学支持[6]。(四)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不够严谨科学的过程管理有助于驱动学生的创新激情。而当前高校时常存在研究论文选题盲目听导师安排、开题报告环节堆文献走过场、中期检查环节堆数据流于形式、论文查重堆大白话降低复制比、论文评审请熟人、论文答辩过程程序化等敷衍塞责的现象。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不规范助长了学生敷衍了事的态度,科研工作毫无创新意识,很多科研项目层次低级人云亦云,种种不良现象最终导致研究生论文创新性低和科研资源的浪费。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一)打造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平台

北京化工大学作为“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薪技术开发的使命,通过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借鉴与本身培养模式的改进,致力于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1.打造产学研链条化创新。“十二五”期间,我校签订校企横向合同累计2453项,金额超过10.24亿元,与167家企业成立了校企联合科研机构,鼓励研究生知识创新以及成果转化,使产学研成“链条化”发展态势,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建立多渠道激励机制。目前我校设置有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社会资助奖学金等来激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3.学校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日益完善,拓宽了研究生知识口径,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4.建立有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和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二)强化和完善导师负责制,加强导师队伍能力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遵守导师遴选标准,切实提高导师素质,以导师之创新素养引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对出现问题的导师采取严厉的处理措施。另外支持富有创新精神的导师开设课程,进行跨学科跨国际合作;聘任优秀的行业企业专家,优化导师队伍结构。

(三)平衡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培养方法,鼓励跨学科培养人才

1.课程体系多元化:借鉴发达国家对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增加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培养研究生对自己研究领域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的自主性,助力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7]。同时,鼓励高校进行跨学科培养人才,不局限于专业领域,发散思维,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2.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创新创造原理和规律。例如设计思考、TRIZ发明创造原理、实验设计统计等课程,在国外已经很普遍,而国内尚未有此类课程;这类课程对于研究生思维拓展,思路打开,科研效率提升,均有很大帮助。3.设立专门的信息检索课程,让研究生群体了解和熟悉所学领域文献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引导研究生加强科技外语阅读能力;获得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捕捉研究中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研究生追踪国际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最新动态的能力。在浩瀚的科技资料和文献中寻找新方法、新知识和新思路,从而提高二次创新能力[8]。4.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创新思维。(1)改进教学方法,营造创新氛围当我们深入研究西方创新性来源时,不难发现创新性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能力的形成,首先是独立学习和思辩能力的形成,进一步能够创新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再进一步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前面两个阶段是基础,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学校教育,它是创新型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会学习与会创新密不可分,要会创新,首先要会学习。只有会学习,才能不断地为创新提供新动力。创新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应提倡创新性教学,教学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获得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培养和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和探究精神的思维意识,学会使用知识,利用知识为创新服务。学习获新知、学会求异和发现。创新教学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习方法论甚至知识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创新为主轴,使得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信息流动环节都能以某种创新作为运行的主要基础,帮助学生构建体系,学习创新,尝试创新。可以说,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利用教学媒介使学生学习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的过程。强化学术权力,树立尊重学术、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发散性问题的提出和创新性思考的引导,强调以创新为荣的价值导向,建立健全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研究生中的创新典范[6]。建立研究生学术创新交流机制,形成以学术论坛、科技竞赛等为主体的学术交流氛围。(2)改善科研实训条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创造性工作的人才,更需要能够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创新性培养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否符合社会创新发展的需求。实践的过程也是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发挥主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其过程不仅表现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还表现在良好的社会协调能力,捕捉信息和机会的能力及表达能力。实践过程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只有把知识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人才培养不只是高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多渠道引导关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在校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改善科研实训条件,资助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同时,通过多种制度机制,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创新。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慢慢从“产学研”向“产学研用”,再向“用产学研”转变。

四、展望

纯粹的创新比有效的创造更容易实现[9]。在强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两者本就无法分割。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国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我们发出的呼唤,更是未来对我们寄予的期盼。创新与创造并举,方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峻,陈鹤鸣.美、德、日三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比较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1):85-90.

[2]刘鸿,文辅相,张应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07):16。

[3]陈谦.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实施路径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8(01):73-76.

[4]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09):32-35.

[5]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02):98-101.

[6]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9):33-37.

[7]魏军英,李学艺,刘起宇.研究生创新能力与课程体系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8):67-68.

[8]肖彬,刘晓元.试论自主创新背景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9):9-13.

作者:牟雪雁 杨亚楠 赵静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职教汽修社团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