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机制创新研究

征文网 2020年8月2日征文范文评论338 阅读3175字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一、前言

自从我国步入大数据时代后,人们的思想认知与知识结构等接连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尤其是高职生群体,容易因为面对大数据、网络等新生事物而改变既有的思想观念。所以说,选择持续革新德育工作模式,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是大数据时代对高职德育工作人员提出的一类重大挑战。

二、大数据给高职院校德育带来的机遇

处于大数据时代环境之下,各国民众在数据需求方面变得极为紧迫,急需进行开放性的数据共享。与此同时,在大数据处理技术完善的同时,令民众所有言行举止都可以快速转变成为数据,它们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不单单方便获取,又能够实时性和开放性地加以共享。以往因为数据存在垄断性,大数据通常被政府或是特定部门把控,第三方想要获取简直是难上加难。毕竟特定数据只服务于特定机构,就好比是互联网内部的电子商务行为数据,只为企业经营分析与内部管理提供指导服务。但是,经过大数据时代来临过后,人类行为产生的数据便在特殊状况下维持相对开放的特征,就好比是微信、微博等不同网络社交工具等,在应用过程中会形成海量的数据,并且开放、容易获取。基于此,美国政府也主动提供权威的数据源,即Data.gov等,借此适应大数据的时代发展,所以说,开放共享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基础性特征与内在要求。首先是提供较为开放且相对自由的德育教育平台,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基本形式。老旧式的德育教育,在形式上均以灌输模式为主,德育教育一般都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均在固定时间采取股东模式,学生难免产生枯燥质感,难以激发出学生潜在学习兴趣。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老旧式德育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德育教育根本就不在乎,逆反心理可谓十分的严重。大数据时代中,高职院校网络优势尽显,学生学习受限因素变少,可以按照本体实际状况进行德育学习的自由选择,对于兴趣话题等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积极地交流,网络数字化和网络符号化,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尴尬态势,缓解了由于各类因素产生所造成紧张感觉,让高职学生群体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大数据时代的高职学生,不再受到传统课堂显示和束缚,形成自主学习德语的形式,积极主动进行参与,学生真正的成为了教学主体,不再是被动学习。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更新速度十分之快,信息量很大,德育内容多样化趋势明显,信息获取十分方便快捷。大数据发展速度惊人,涵盖了诸多内容,比如说社会要素和政治要素以及经济文化要素等,地域涉及几乎全世界,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所需信息查阅,本体思维和视野得到大力拓展,体味人生百态,达成了和世界之间的零距离交流。如2018年8月24日的温州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案件,事件被曝光的短短几个小时,网络上便铺天盖地的上万条评论,学生浏览新闻的同时,实际上是在阅读一个真实的道德案例,通过文字形式和图片形式,共同呈现的案例,远比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更加真实且深入人心,说服力强劲,会助力高职学生树立较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大数据时代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产生的挑战

(一)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全新形势

高职院校中的德育工作主要交由教师、辅导员、党工团和学生会等干部承担,一直被视为灵魂的美化主体,只有他们心灵足够真善美,才能够令高职生的德育素养达到要求。而处于大数据时代之下,德育工作人员既有的教育体系、结构等已然不再适用。如部分高职德育专职教师对大数据技术和处理方式等不够熟悉,致使大数据下的德育工作方式单调乏味且欠缺针对性,急需予以科学合理性的调整。

(二)德育工作的传统理念有待进行调整

在我国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历程当中,大数据技术扮演着重要的引擎角色。在此期间,部分企业开始选择利用大数据技术谋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即为了确保自身能够长期生存与发展下去,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一时间令社会经济模式发生强烈变动迹象,而人们的思想也因为受到冲击开始出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转变,慢慢的在分化过程中产生诸多矛盾点。而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人员自然也不例外,部分教师因为对社会主义信念、党的领导方针等认知不够深入,自身素质开始下滑,不利于更好的塑造高职生的思想形态,亦无法确保德育工作高效率的转型。如一些高职德育教师因为长期深受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大数据内容影响,开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形成差异化认识,盲目认定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要比社会主义更加优越,随后在德育工作中不自觉地渗透出来,这样就会持续造成高职生思想上的偏差隐患。

四、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德育机制可靠的创新策略

(一)形成主导思想

处于新时期之下,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任,所以说务必要时刻秉承正确的政治方向。不管德育工作机制怎样创新,涉及主导思想和基础性路线始终不能随意更变。具体就是在德育工作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作为基础性主线,随后督促学生时刻遵循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等原则。还有则是时刻贯彻人本教育目标,做到实时性把握学生的需求动态,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进一步培养出批量化素质卓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健全德育创新式工作体系

想要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高水平地发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还必须快速构建起足够健全且适应大数据环境的创新工作体系,这样才能基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最新要求,提供合格的教学团队、设置适当的教学指标、提供丰富有效的资源配置、设计完善可靠的课程,随后配合大数据技术优势来将高职德育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之上,为日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如高职院校须遵循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则基础上,配合大数据技术进行高职生德育方面的实际状况调查认证,之后基于此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制德育课程,确保沿用网络流传度最高的话题来和学生互动交流,在令师生距离不断拉近的同时,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做好德育评价工作

想要切实推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发展,还必须提供足够完善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细致考察学生不同阶段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法调整,提供指导性依据。如德育部门可以基于大数据技术来调查学生的德育改造状况,之后有针对性地调整评价体系,确保能够更加系统、客观、综合性的评价高职生和德育工作者。如此一来,就能够及时评测出骨干教师的思想动态,确认其是否可以胜任当下的德育工作;再就是可以实时性把握学生思想变化动态。需要加以强调的,有关骨干教师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水平、思想素质、对德育工作内容和大数据技术的掌握程度等,而在重新规划评价体系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将学生评价结果予以融入,在令评价内容与主体愈加多元、透明化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师和德育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包括高职生和高职德育教师的思想等,都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同步状况下亦给校园德育工作提出全新的挑战。基于此,作为合格的德育工作人员,必须要努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有利的一面,避免不利的一面,即在坚持主导思想的前提下,进一步树立起科学的教学引导和评价体系,真正为高职生健全性人格塑造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刘晟,男,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1]王硕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靳艳芬.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评价的创新探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22(02):155-159.

[3]胡婧超,周庆博.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01):133-138.

[4]贾明峣,毛若.对当前大学生德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6(06):120-124.

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应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