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研究
在新时期,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习近平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而,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因势而谋才能应势而动,才有顺势而为。近几年,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还是学者、一线教师,在推动、研究、实践新课改方面都做了许多积极探索。以合肥市包河区和合肥师范附小为例,区教体局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组织信息技术培训等工作已成常态,并卓有成效;学校在教室里配备了集智能化和便捷化于一体的“电子白板”,在办公室里配备了能连接互联网的办公电脑,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环境;教师走进“电子白板”操作培训课堂,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自觉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之道。
1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困局
尽管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已见成效,但从教师的融合心理、融合途径、融合方法三方面思考,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1.1融合心理不稳定
对应用信息技术,许多教师经历了从兴趣盎然到遭遇失落的波动。应用信息技术初期,许多教师在兴趣的驱动下充满热情,认为用比不用强,用得多比用得少好。下载、制作、播放课件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面对优美、精致的课件,部分教师甚至感觉不用可惜了,于是不管是否适用,一律奉行“拿来主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许多教师意识到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和娱乐性,容易忽略教学重点和分散学生注意力,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比如,教师不合时宜地展示课件,很容易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而且,教师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搜寻优质教育资源,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一方面是效果欠佳,另一方面又平添负担,使得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产生失落。
1.2融合途径不顺畅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中,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即如何制作课件,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从课件,而不是让课件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出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课件上用力过猛,罔顾教材和学生,上课时播放的课件虽包含图片、视频、动画、录音范读等多样内容,却显得冗杂、喧宾夺主。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也是随机的、盲目的,而没有真正实现融合。
1.3融合方法不得当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过分依赖网络资源,遇问题依靠网络解决,养成了凡事问“百度”的习惯。网络资源很丰富,且容易获得,却缺乏针对性,只有教师经过对上课教什么、课件呈现什么、课后思考什么等的思考,才能有的放矢展开教学活动。网络资源如同各种建筑材料,教师针对教材和学生精心组合后,才能构筑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大厦。课件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预制的,制作完成即初步定型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被动地依照预制的课件逐一演示,对课程控制不够灵活。
2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对策
从主观方面看,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理解有误区、认识不到位导致了融合心理的波动。从客观方面看,教师的融合能力存在短板导致了融合途径的不顺畅以及融合方法的不得当。
2.1明确融合理念
融合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拼凑,而是实现和谐。二者的融合,恰如水与冰的融合,在笔者看来存在三种可能,或者冰完全溶于水,或者水全部结成冰,或者水与冰互不吞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冰水。信息技术有自己的特点,学科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削足适履或者削履适足,都不合脚、走不稳。唯有冰水状态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和谐状态。教师借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完成教学的华丽变身,但要警惕数字资源的技术性取代教学的人文性;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也应注意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多样性、共享性、工具性和扩展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讲原则。首先,是必要性原则。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衡量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必要性,考虑图像、动画、声音、图形、文本等内容的适配性,以及自身对多媒体设备的驾驭能力。其次,是适度性原则。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贵在精而非多,课件既要精美,更要精当。过度使用或娱乐化倾向明显会令教学失序,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转移学生兴奋点,适得其反。最后,是适时性原则。应用信息技术要讲究“时候”。培育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想象力、创造力是否丰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果用课间定格学生的想象,阻碍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延展,又岂能培育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2理顺融合途径
要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上着力,从理解教材、认知学生做起。以小学语教材为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广泛,在深度剖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其适当分类,是把握教学内容规律的必由之路。如,教师要通读学年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然后把教材按不同体例进行分类,建立教材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进行单元备课时,要明确章节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再选择典型课例,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策略,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规律。小学低学段学生的认知大多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的,因而教师要多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多进行形象思维训练,随着学生的成长,慢慢从形象思维训练向抽象思维训练过度。
2.3找准融合方法
要从课堂环节入手。教师根据课堂环节的需求找到准确的融合点,在导入、新授、巩固和拓展环节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恰当的导入事关整堂课的成败。在导入环节采用与教材相应的视频、音乐、图片,既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文本角色。新授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如果教学方法局限为教师讲授,面对一篇离生活实际较远的陌生文章,老师的讲解再生动,学生也可能印象不深刻。信息技术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陌生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拓展环节意在应用和升华。信息技术为文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架起了衔接的桥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善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巩固朗读训练、加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知识视野,将语文的乐趣带入生活。
3结语
数字化教育资源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也无需将其功效绝对化。在课堂上展示课件,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应用信息技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代替学生思维,以精美鲜活的画面剥夺学生的想象,或者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加引导,都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应有之义。同信息技术融合,为课程改革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然而,二者的深度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上下求索。这要求教师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在教学中点滴巩固,慢慢积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融合释放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徐隽.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2-17.
[2]蒋丽清.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茅育青.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魏景 单位:合肥师范附属小学二小
幼教师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