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故能谐
古有诗词歌赋,现有文章小说;古有“仗剑走天涯”的豪气冲天,现有“重创无锋,大巧不工”的侠肝义胆;古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凄婉,现有“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默默彳亍着”的哀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在这上千年的历史中流传变化,变得有些不同了,不清晰了,而有些,则深深印在我们心中。
时代变迁,但岁月的青葱与质朴亘古未变;年华流逝,东去不返,然青春的美丽与迷茫却始终难解,越过时间的沟壑,我们听到那凄美而隽永的咏叹,无论是杨柳江岸的晓风残月,抑或为伊人“衣带渐宽”的不悔哀情,带来的都是爱的天籁。萧萧寒水,不复回转,秦王大殿,图穷匕见,荆轲可以举世无双的英勇气概震撼千秋;汨罗江畔,悲憾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以国事忧嗟,对故土的忠诚的情愫赢得了世代敬重,而岳飞将军那豪壮激情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带来的更是英雄的撼天擂鼓。
中国文化是流行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在流行文化中我们可以领略其中的忠诚与勇敢。武侠小说风靡了中国几代读者,同时也引起了长达数十年的社会争论。然而,如果我们认真地审辨这种文化现状,便不难发现,若除去那件江湖恩怨、儿女情长的外衣,武侠小说所真正一种忠勇侠义的精神,一种崇尚英雄、尊重勇气的文化传统,而这不仅符合现代人的世界观,更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认同并宣扬提倡的精神传统。
然而,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歌赋,还是现代的文章小说,其中都暗藏着一个不变的身影――美。
古人爱美,今人惜美,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诵读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与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走在细雨飘零的山林间,雨丝敲醒一支支沉睡的竹,也唤醒了自己的心,此刻自己仿佛是一支清秀的竹萧,在烟雨中润湿了一曲悠扬的《紫竹调》。迷恋在朦朦胧胧的《雨巷》中,起身,着一身青色外衣,清绾发髻,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悠扬的雨巷,屋檐落下的滴滴雨珠,打在青石板上啪啪作响。脚步轻盈,长发飘飘,皮肤白皙,眼里含着脉脉的情愫。
从神话传说起,中国便流传着十大名剑,干将、莫邪、鱼肠、倚天、青虹……一路走来,剑竟与历史彼此纠结,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似乎五千年的史诗中,每一次的喧嚣都回荡过抽剑的清啸,每一次的波荡都透射出冷峻的剑光。
剑的型,则与美画上了等号,一段利刃自柄而出,既不突兀也不轻浮;剑身光滑笔直,和谐流畅,至剑尖又缓缓变窄,直到两锋相交。中国人讲究“虚实结合”,追求“形不到意到”的境界,这样的剑端正容易让人产生剑刃并未终止,而是无限的延伸出去直至融入天地的感觉,给人极致的美感。
英勇的美是美,朦胧的美是美,自然的美是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在这上千年的历史中流传,或许会被历史的洪荒巨流所打乱,但不变的,是那藏在心灵深处的,对美的认识,对美的感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
细品茶文化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