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以传统育人】
“和”是我国古有的文化传统,自古延今。其中,“贵和”更是影响深远。
“和”即协调。那么“贵和”又是什么呢?我想,“贵”可理解为崇尚;“贵和”即崇尚协调。人和则温良谦和;社会和则欣欣向荣国泰民安;自然于人,虽静躁差别;和,却五风十雨其道永昌。
君子和而差别,小人同而反面。古之士人,多有贤才;今之众人,泯然众矣。春秋时期,孔丘融三代之礼,搜集而成儒家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成至圣。儒家头脑中,“仁”的学说对“和”的影响普遍而深刻,礼又是其中主要的元素。一日,孔子怒斥颜回揭盖而食,颜回在夫子训斥之后饭桌之上向夫子请罪,揭盖先食,只因饭沾锅灰,呈之失礼。故孔子三千门生,却独深居陋巷,温良谦和的颜回最受喜好。纵观古今头脑,都与人相关。若想行为和善,必先身心和善,身心和善必当先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主。修身后方知为何和善,不再局限于冲冠之怒。三尺巷的故事,妇儒皆知。若无宽阔的胸怀,冲冠一怒,修书一封,强占三尺,今日定无这一美谈。三尺巷的故事,遍地开花,版本众多。足以说明,“和”乃民心所向,人性之本。
儒曰用世,道曰无为,佛戒骄嗔,道既差别,似未为谋。然千百年来,却能相安,非因针锋能相对,也非三足能鼎立,实乃三家皆贵和。由古及今,凡以利、以欲为目的的攻伐皆如朝菌蟪蛄,唯有以和为宗旨的政权方可悠久,故周克商能以弱胜强,蒙虽强却招致速亡。
不仅如此,千古风流人物,驰骋江湖,貌似以智谋,以武胜,究其本源,仍成之于和,失之于违和。甘罗十二岁拜相,缘于其无亡矢遗镞之费,取赵十余城。虽用战略,却也体现一种“和”的头脑。博弈论,是一种现代经济学理论,考究的是博弈双方存在利益矛盾时,若何使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则需要博弈双方都舍弃一定利益。如秦舍弃了大兵压境,却获得了更多的城池;赵舍弃了十余座城池,却从燕得到了更多的城池,还获得了天下的安宁。在这之中,秦不损分毫即获十余座城池;赵虽失去十余座城池却又赚取了更多的城池:他们都获得了最大利益。“和”亦谐音为“合”。苏秦,谁人以合纵之术游说六国之君,身佩六国相印,阻秦十五年攻伐的人,他使六国成为一块铁板,使秦无从下手。然眼前的荣华与安宁使人迷乱,六国之君妄性四起,内乱于庭。洎苏秦死,纵散约败,和化浮云,六国相继扑灭。和则一,一则固,固则强,强则安。现今国际互助也有这一头脑,欧盟、东盟、金砖五国……这种以和为主,互助共赢的理念在当今国际社会仍广为运用。
和之社会,一应俱全,故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人与自然虽也博弈,却两者共生取其重。今天虽未实现人与自然完全协调相处,协调的看法却已深入人心。历史向我们展示,必须与自然协调相处;自然也向我们昭示,他的怒火我们无法蒙受。千古悠悠的山水河流,静立时,亘古不移,笑看沧桑;浮躁时,山可崩地可裂,天地失色。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多次改道,造成生灵涂炭,于是我们始知她的气力,于是一代又一代人疏浚治理。这便是山河的咆哮,是人与自然失“和”的苦果。鲧九年堵水,受刑于羽山;禹九州合一,因势利导,河清海晏。鳖灵斧出三峡,成就古蜀一段文明;李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一都江堰泽一天府国。自然,人投之以和,她报之以安!
今天,人人都能瞥见“和”的生命力,却忽视了反面。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下,人们依旧存在一种文化弊病――民粹狂舞――一种无知的弊病。鲁迅《药》中的看客,《祝福》中的鲁镇那些女人,今天依旧存在。一些热心的人为了伸张他们的正义而心安理得地“人肉”别人,一些“同车共济”的人为了不多管闲事而悠闲地自扫门前雪,一些气血兴旺的垂垂老者义正辞严地要求让座,一些爱国的热血青年明而皇之地打砸烧……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有足够的理由。他们无罪,他们却罪孽深重。
欲除此类问题,应如佩韦于左右,时时提醒。文可化人,传统可育人。老子曰“水利万物而不争”;周太史史伯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今天,更应用我们优异的传统文化修养己身,以明事理!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谁不心向往之。
行走在剑南古街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