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近两年大大小小的“星火”,《中国诗词大会》应该是最为璀璨的一抹了。有人说,诗词大会“火”了,靠的是不落俗套的文化节目形式。我想,能在现在这个浮躁时代长时间掀起热潮的,一定不只是徒有其表,而是有很深的头脑内在。由于它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魂。
龙应台讲,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而文化则是那一根又柔又细的线,将珠子串起来,形成一个社会。“诗词大会”就是这样一根线。它之所以会火,这与节目自己渗透的传统文化意识密不可分。从“外”来说,节目的靠山图案是中山大学教授林帝浣专心绘制的蕴涵“二十四节气”的中国画,唯美、自然。从“内”上来说,节目里的“飞花令”、“看图识诗”,都是让选手们没有死磕诗词。它不仅要求选手能熟练地吟诵诗句,还要能领会诗歌创作的靠山、诗歌的意蕴及诗人的情绪。专家们的点评,更能填补选手及观众们对古文化熟悉的不足。因此,部门人以为的此类节目只是空有“文化”外表,而并不渗透文化意识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
实在,回到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已经逐渐在偏离传统文化的轨道。他们喜欢的是网络上各式艳情、武侠小说等快餐文化,是刺激“有意思”的“王者”“吃鸡”等网络游戏,是“美霉”“Lady GaGa”等西欧影星。试想,若是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没有古诗文,那么,又有若干学生会自动去
明白古诗文的美妙?又有若干学生去探寻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又有谁来传承我们优异的民族文化呢?而像《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打开了一扇大门。好比,诗词大会“百人团”里的少年儿童,他们既是诗词的痴人,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武亦姝,她也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学生,可她崇敬的是苏轼、陆游,她一上台,更是给人一种清新庄重的书卷气。她告诉了人们,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许,许多“讲坛”“历史大片”简直或多或少有违反征象或偏离真实地方。但他们制作的初心是想以种种方式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所领会吧!只要作为观者的我们,发自内心地去浏览敬畏传统文化,就像坚守着剪纸身手的李影兰老奶奶,就像专注于彩绘艺术的王振华哥哥,由心底自然地愿意去传承文化,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存在。
总之,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种种文化类节目都是我们去探索继续中国文化的途径。愿现在的你我,将中国人对文化的那份赤诚永远保持着、传承着……
巴蜀韵味作文600字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