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事件”惊扰网络文学江湖 网文产业化蕴含巨大商机

征文网 2020年6月21日文学快讯评论780 阅读2627字

4月底,阅文集团与网络文学作者之间,就“霸王合同”事件爆发的争议还历历在目。6月中旬,好消息就已传来。

阅文集团的新合同推出不到10天,已迎来数位网络文学大神级作家回归潮,徐公子胜治、酒徒、沐轶等高调签约。

看起来,6月3日,阅文集团取消单一格式合同,发布的作家“单本可选新合同”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新版合同中,针对作家广泛关心的著作权、免费/付费模式等问题,均通过条款的形式予以明确。

阅文“合同事件”为什么那么受关注?背后到底暴露出了哪些相关产业的问题?网络平台和作者如何才能实现双赢?对此,《中外管理》专访了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城市管理中心主任齐渊博。

“合同事件”惊扰网络文学江湖 网文产业化蕴含巨大商机

1、“合同事件”背后,网文市场早已拉响警报

齐渊博表示:这次阅文“霸王合同”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多,首先是合同本身问题,其次是阅文集团的商业模式问题,最后是网络文学本身面临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合同本身问题已经暴露很多,网络文学的作者成了弱势群体,网站和资本方是甲方,成了强势一方。

同时,这次的事件背后有一个更深层的背景,就是腾讯真正的对手出现了。很多人以为腾讯的对手是阿里巴巴,其实不是,尤其是文学方面,腾讯真正的对手是字节跳动。字节跳动从2019年开始布局文学网站,而且未来要用全免费的模式运营,腾讯如芒刺背。一旦被字节跳动摘得桂冠,一定会有大量的作者或读者流失。腾讯此时接管阅文集团,与自身的恐慌有直接的关系。

2、商业合作纠纷:不对称的“拔河比赛”?

合同矛盾的背后,其实就是商业合作的模式问题。

齐渊博举了个例子:一个作者写了一本特别火的小说,阅读量过亿,有企业愿意投放几千万做广告,它会找到平台合作。但以往,合作方式和具体内容,除了渠道广告商和腾讯本身知道以外,作者并不知情,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收益。即使作者看到有广告,也以为是平台的常规操作,根本不知道这里面会有交易,这是最可悲、也是很普遍的。

其他平台的合作模式也有类似的问题,甚至有些网站或者App做盗版,一旦被关闭,作者不仅仅收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作者和平台可能都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所以,要想真正双赢,一定要让作者赚到钱,一定要公开透明化,这一点非常重要。除了付费阅读外,比如:作者的渠道分发、影视版权转让、周边产品、有声读物等,要一一公示在合同里,可以作为补充条款,或者作为作者知情权或收益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保证作者有收益的同时,要保证合同本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这就需要网络平台透明化,或者能够像传统出版渠道一样,让作者拿到自己该有的收益。

3、网络文学的难题:如同八九十年的电影市场

而比商业模式更深一层,当下网络文学本身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

齐渊博介绍:现在网络文学网站是以流量和读者为核心,而以读者为核心带来的问题是:读者喜欢快节奏的文章,也就是“爽文”,喜欢看主角戴着光环,一路打脸逆袭,而且这种爽文节奏要快,如果写了几万字还没反转,很多读者都不跟读了,很可能跑去骂作者,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不科学,也不客观。

此外,还有“跟风文”,今年流行什么题材就会有大量的作者跟风。人们都看到了网络文学是个巨大流量池,一本热门小说,后面可能有上百万读者,几亿的点击量,也由此催生了大量的网络文学平台,包括阅文、红袖、纵横、咪咕、掌阅、蕃茄等。看似繁荣的背后,催生了一个非常浮躁的现象。第一,有很

多参差不齐的作者涌入;第二,大家都去写爽文,所以很难出金庸和古龙这样的作家。

大部分作者不是不想写出好的作品来,而是环境不允许。因为必须去跟风、去写快节奏的文章,才能有点击、有收益。这样平台也喜欢,读者也喜欢,自然造成了当前网络文学比较尴尬的境地。

齐渊博认为,虽然网络文学已经发展20余年,但是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现在的网络文学更像八九十年代初的大陆电影,没有真正的产业化概念,这种初级阶段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严格意义上来讲,现在的网络文学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同时也算是百花齐放。这次阅文“合同事件”是各方面问题积累后的一次大爆发,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可能还会爆发出更多类似的事情,因为合同不可能修改一次就尽如人意。

此外,平台在内容管理、作者管理,包括合同协议上有为难的地方,不少来自主管部门的压力。齐渊博认为:严格意义上来看,相关主管部门并不懂网络文学,就像早期防控疫情一样,没有别的好办法,就只好施行“一刀切”管理。甚至,一些村官擅自封村、封路,后来才知道没有国家批准的都属于违法行为。网络执法部门有时候和部分村官一样,比如:现在网络文学中的“村长”“警察”都成为了敏感词,这很难让人理解。

监管很重要,必须要有,但是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监管也会从不科学走向科学,但这有一个过程,有赖于网络文学作者和平台共同去推动和完善。

4、想要走得更远,需要全产业链运营思维

如何解决网络文学各方之间的问题?齐渊博表示:其实网络文学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商业化。要想多方共赢,出路只能是网络文学的进一步产业化。

除了把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发展周边产品外,还可以定制开发网络文学作品。比如:奥迪与《变形金刚》小说作者合作,拿出几千万找到一个最好的平台、最火的作者,哪怕作者和平台按1:1的比例分成,就可以完成一部网红小说的定制。各类网络小说也都可以和娃哈哈、北冰洋等企业合作,里面的角色、神器都可以直接植入品牌产品,对各方来说,都是获利的。

但是,这样的合作方式到现在都没有,或者说是企业、投资人缺少眼光。

很多品牌喜欢跟风,微博火时做微博,抖音火时做抖音,效果并不好。它们有大量广告预算,但是并不了解深度用户群在哪里。而好的网络小说,恰恰本身就是个大流量池。

很多网络文学作品能轻松点击量过亿。而一部网络小说写作和传播动辄持续一两年,多则四五年,这个植入效益远远大于常规广告,因为这里有最忠实的读者。这样的商业模式一旦成功,中国网络文学就能真正走向全产业化、全商业化。

“有人说‘一切行业都是娱乐行业’,但网络文学离成为娱乐文化还很远,距离《哈利·波特》式的成功还差得太远。不过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会捆绑式或合作式发展,而且不少作者也尝试着在适应市场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特点来,这都是进步。所以在此我呼吁一下:作者要耐下心来写好书,平台也要给作者多一点时间和耐心。”齐渊博最后这样呼吁道。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作者:王涛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