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被以爱之名践踏的青春
01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家庭:
父母离异后,继母生下了一个男孩,13岁的李玩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为了安慰她,父亲买来了一条小狗。
爷爷遛狗时,把狗弄丢了,李玩为此大动干戈,她不顾一切要把狗找回来,一方面是不舍,另一方面,也是反抗家人的冷漠。
大人们又买来一条狗,并众口一词说这就是爱因斯坦,李玩坚持假的就是假的,她决绝地对抗着谎言。
促使李玩转变的是另一次暴力,她目睹了一只误闯教室的蝙蝠死于老师之手,她找回了被自己遗弃的假爱因斯坦,接纳了它。
可是,当备受宠溺的弟弟激怒了爱因斯坦二号并被其咬伤后,继母咬牙切齿让父亲把它送到饭馆里做狗肉火锅,这让李玩再一次体会到了人间的恶毒。
02
李玩深夜找狗,让奶奶在寻找孙女的路上差点迷失街头,怒火中烧的父亲彻底失去耐心,几个巴掌甩在李玩脸上。
兴趣小组自己报名参加天文,却被父亲改成英语;自己的演讲稿没写好,却被要求陪弟弟玩耍;答应好的天文馆之旅,却变成了大人们的无聊酒局……种种这些碎片式的格格不入,终将逆转成一股犀利又野蛮的力量,它可能朝外,是为司空见惯的叛逆不良,也可能向里,成为不动声色的自残利器。
不妨更进一步地说,正是类似这样的节点,埋下了众多心理疾病的根源。特别是后者,它就像一摊喑哑的火药,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冷不丁的再次炸起来。
尾声,在大人的宴会上,李玩最终妥协,夹起好意递来的狗肉,一口吃了下去。此后,当她在街上再次偶遇爱因斯坦时,却只是调头而去。她说:我好害怕它认出我。她明白,自己已经背叛了自己。
自此,那个执拗而柔软的李玩,其实已经死去。
03
《狗十三》拍得非常纯粹,完全依靠一个个扎实的日常,将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式家庭故事,环环相扣徐徐展开:
一把年纪的爷爷帮忙找狗却被李玩失手推倒摔伤了腿,当孙女依然不依不饶,他的震怒何错之有?
经历了离婚的创痛,父亲既要安抚女儿青春期的悸动,又要平衡再婚后的家庭关系,人到中年,四面八方疲于应对,他急火攻心的咆哮有多么无奈?
而李玩,她渐渐丧失在家中专宠的地位,两条狗先后离去,个性被一再压制,她的不甘和委屈谁能体会?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都有满腹酸楚。当他们的述求彼此交错缠绕并付诸言行,合力牵扯之下,便顺理成章地打成了一个死结——“他人即地狱”。
爷爷为孙子起名时曾援引“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的古训,这无疑是一句不动声色的暗讽,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以爱之名,践踏青春,于人于己,都剩彻骨的悲凉。
影片的镜头语言象纪录片一样缓慢,似乎是为了弥补那些成长中缺失的关注,一个又一个细节,让过往的伤痛再度清晰地浮现,与其说这是对往事的深切缅怀,不如说这是一次暴力的还原。
04
本片是曹保平五年前的作品了,可是由于那些只可意会的原因,它被放逐到了今天。
能够重返银幕,这本身也仿佛是一个隐喻。孩子面对家长,个体面对体制,都一样会面临自上而下的自以为是:“我是为你好,你懂事点”。李玩们的境遇,又何尝不是曹保平们的境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一样,都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中国孩子。
只不过,现实中的青春只会比电影来得更加惨淡——李玩的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并不太差,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也不低,相形之下,更多城市贫民和农村子弟,只怕连一条爱因斯坦的慰藉也不能得到。
令人感慨的是,虽然迟到,但影片丝毫不受时间的影响,仍然具有观照当下的现实意义,纤毫毕现,历历如新,这是电影不无伤感的胜利,也是中国式教育无力自拔的失败。
影片结尾,李玩的弟弟跌跌撞撞地学着滑冰,所有人对他的哭泣和哀求都视若无睹,这预示了他被绑架而行的成长之路正在开始。“忍看朋辈成新鬼”,一代又一代人的“长大”,就这样前赴后继,在困境中轮回,无从逃离,无从抵抗。
05
白衣飘飘,大抵是青春在回望中的诗意光影,而身处其间,却充斥着粗砺与幻灭,仿佛海的女儿一路踉跄着走向动物庄园。
伴随童年一同离去的纯真,如沙雕般在海潮的拍击下,一点点坍塌。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