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梅花耀眼明(随笔)_经典散文_.

      在靛蓝的背景下,一树梅花灿然开放,如雪花瓣瓣,如繁星点点。一时间觉得清香弥漫,清音辽远,仿佛天上人间。
    这是我看到书画家侯庆福所画的一帧梅花后所获得的直接印象。在冬天的夜晚,这些梅花晶莹如玉,在我的眼前静静地开放,并缓缓释放出一种力量。
    侯先生的梅花不比一般的写意梅花。市面上,那些写意的梅花过多注重了干的粗壮,干的粗糙,干的虬曲,干的沧桑。并且,或花或蕾全是信手点染。如此,画面生动自然,生机盎然,加上黑的树干,红的花朵,一纸热烈,燃烧如火。这样的画好不好?真好。但好得又有点过于传统,过于大众,过于表象。梅花贵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画梅者多矣,然则,没有几树梅花能在历史深处开得精神。关键是作者笔墨能否写出不一样的精神和个性。侯先生造梅,也许抵不上许多大家圣手,但仅仅因为在用纸、用色等方面稍稍与人不同,便平添一份魅力。
    以我凡眼关照侯先生之梅,自有许多妙处。梳理其特点,大致有四。一是用纸讲究。在用纸上,侯先生偏爱深色,或黑,或靛蓝,全是冷色。犹如皎月之于夜空,繁星之于天穹。在浩渺、静谧的“背景”上,突然就飞满了雪花或流萤似的白梅。纸的冷,反衬出花的暖;纸的黑,反映出花的明。别样的花色显于别样的纸色。纸色、花色,全是灵魂的底色,需要心灵的调适和筛选。二是留白少。传统写意颇重留白。留白恰当,诗意盎然,空间悠远,引人遐思,能起到言有不尽、画外有声的艺术效果。但每幅书画中留白的多与少,全在个人把握。在候先生的梅图中,有意减少了留白,而让枝桠间疏疏落落的空隙或花影减却了些许沉闷。他总爱让细碎的梅花把画面充满。大面积的花朵给人以汹涌的生命之感,仿佛那些繁密的花瓣自作者灵魂深处急不可待地蜂拥而出,凌空疾舞,纷纷扬扬。三是在整体上,淡化枝干,着意花朵。花似精灵,四处闪烁。花瓣紧密处像聚拢的心事,花瓣稀疏处像散开的怀抱,近的如星芒耀眼,远的如蝉翼幽光。虽是写意,但细微处近乎工笔。许多梅花一半皎洁,一半晦明,极富质感和韵味。四是少了雪意,多了诗意。先是避开了“红彤彤的梅”,后是避开了形影不离的霜或雪。结果就不动声色地远离了“红梅傲霜”的陈旧套路,整个赋予自己的梅以新的、不失个性的卓然风姿。
    书画乃精神艺术范畴的事。细想来,候先生的梅花之所以消了“烟火气”,多了静气、清气,还在于他历尽繁华见真淳后所获得的人生积淀和生命智慧。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自由地绽放,反倒能更好地回到生命本身,反倒能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生命姿态。挣脱了世俗的名缰利索,候先生越来越从容了,但从容的背后,我依然能够看到他内心里燃烧的那种东西,一种大气的、向上的、诗意的明亮正从他笔下的每一瓣梅花上,星辰般地升起。衷心地祝福他,无霜无雪的日子,一样以梅的姿态书写自己的人生。

备注:候庆福,当代书画家。可百度。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