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喜欢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空气清新,内饰淡雅,随便一个小摆设,好像都静静地放置了好长时间。沙发平整,没一点皱褶,好看是好看,但感觉不是用来坐的。这样的家,有点怪,怪就怪在找不到做主人的感觉,总感觉房子不是自己的。进了家,你坐也不是,站也不安,时不时神情恍惚,总感觉是外人,是个客。前几天,上海的那个同学,把这样的家在微信上炫,很多人怀疑她拍的是酒店,把家和酒店弄混了。
喜欢一进家门,就闻到饭香菜香,有人不见人,有酒只闻香,疑有画中人。这场景,故事中有,现实中也有,只是不多见,多是什么人在某个特殊日子里表达的浪漫情怀。普通人家,如诗般华美的时刻毕竟不多,单调无序是常态,甚至可能有点乱。常常是,有钱没有闲,反之,有闲没有钱。
喜欢书香茶香,歌儿唯美,琴声悠扬,但不喜欢风翻书页,咿呀学唱,性情乖张,可以享受高雅,却受不了生成中的乱象。好想一切如书描述,如在舞台粉墨登场。若能那样,家风雅,不落俗,有曲水流觞,却没半点铺排和喧嚷。可人哪有生下来就圣贤,不读书,不睿智明理;不学琴,不懂行云流水;恰如农夫,要收获,哪里可以不耕耘。
喜欢活给别人看,最在意,别人的赞美和欣赏。小到家的陈设、衣服和首饰,大到房子、车子,买的都是他人喜好。如此,衣饰再多,衣架里却永远找不到可心的衣服,宝马香车,也找不到闲云野鹤的感觉。其实,想成为大树就不要和草木计较,只要心灵飞得够髙,就不会被风雨云层遮挡,只有这样,内心才会富足健康。
喜欢看他人的长处,且能时时自省,不满足,不骄傲。这本是个优点,可要保持却很难,因为我们很容易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左右或改变。仅有对生命的觉醒和开悟还不够,还要有一颗自由喜悦且充满爱意的心才好。
世界很大,但属于自己的,只有家。家是什么?家是一种文化,一段时光,一种情怀。是属于自己的隐秘空间,是可疗伤,可放松,可穿拖鞋,着睡衣,可以日上三竿不起,放纵宿醉的地方。想什么,做什么,全由你,甚至打鼾,放屁,放浪形骸,或雅或俗,也全由你。人在外面,时刻要绷着,可回了家,你要是还绷着,傻了吧你。
二
人,年纪大了,会有心机,会深沉,会荣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事不做尽,话不说满,懂得收敛,凡事都给自己留条退路。虽说也会踌躇满志,会吟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一转眼,又像川剧变脸,变回苦瓜表情。
我觉得,委屈可不放大,愤怒也不可放大,哀伤更不能放大,唯独幸福要放大。为什么呢?因为人一生的幸福太少了,幸福一次不容易,最好幸福一次管半年,或更长时间。这样,我们才会在幸福中忘掉其它。再说,幸福还要留退路吗?幸福了就是幸福了,这个不掺假,至于幸福后面是什么,我们再说好吗?
每天,我们脚步匆匆,总要有那么一点时间,用来喘息或整理自己,让我们的心跳慢下来,让心静下来,这一点时间,正好用来泡茶。有茶,水就有了色彩,泡茶,让喝水的过程变得优雅繁杂,品茶时,时间仿佛停止了。泡茶的时间,正好用来给人和自然对话。
南人也好,北人也罢,都会在柴米油盐酱醋后把茶加。当然,若是柴米油盐保证不了,茶,我们就不说了。生活中不能没茶,没茶,生活得就没了标的,人也没了自省行为的符号。
所以,我要说,闲时请泡茶,您要是坚持不泡,或,坚持喝酒,那也没什么,大家随意好了。
三
这几年,书店又多了起来,好像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这些书店和以前传统书店不同,除精选的新书外,还有绝版旧书或孤本。除了书,还有茶,咖啡和甜品,有书吧和休闲等好多功能。人在其中,因嗅觉复杂,身心状态俱佳,茶香、咖啡香和甜品香,与书香氤氲在一起,如风缕缕,如烟袅袅,直抵心灵。在那里,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手捧咖啡、香茗,静静品读纸质书,细细体味纸页墨香。这种慢节奏的体验式阅读,让越来越多的人停下脚步。
在海口的解放西、西沙路、明珠广场、日月广场、宜欣广场、海甸岛、龙昆南和观澜湖等街区,这样的书店有20多家,加上岛内其它市县,数量可不少,几乎遍及岛内各市县,有的甚至已开到社区、渔村和游船。尽管这些书店有商业性质,有功利目的,但不能因此看轻书店这两个字承担的社会责任,公立图书馆毕竟太少,不可能辐射到整个城市,而这种书店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方便到达。
如香飘然至,如花悄然开,唯其不经意,愈见真性情。难忘博爱北路那家书店,更难忘店里读书的那些年轻人。走在街上,累了,喝了,想歇歇脚了,千万别错过这些有氛围有情调的店。去几次,喜欢了,无论晨昏,时间不会再荒芜。那是一幅画,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种心有所属的感觉。
林徽因说,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还不够,还要加上一帘梦。因为那令人心动的时刻叫寂寞,有此刻,世事才会有波澜却不惊。细细想,也对,不矫情,才是你我的生活态度。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