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独白:
本期散文窗栏目编发了两组不同的文章,第一组文章,即王进的《村庄史》(下),实际上乃上期栏目的直接延续。恰如此前所言,当下散文中关于村庄的叙述固然繁多,而上升到大叙事层面依然鲜见。这里提及的大叙事,不同于小说评论中常见的宏大叙事这一术语,因为宏大叙事的背后,往往内蕴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动机。散文中的大叙事凸显于两个向度,一个是来自历史纵深这一纵向的线条,因为纵深,所以沧桑和斑驳;另一个是来自平面的延展所形成的宽度,因为宽阔,百流成川,自然趋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雄浑。对照这两个向度,《村庄史》在历史因袭这个因素上,两代人,五十年,有足够的故事可以讲述;在横向铺展上,其视点固然仅仅只是一个村庄,却涉及到村庄内部各个物理、精神的要素,繁木成林,就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当然可以做到以点代面。
大叙事的写作之路,考验的是写作主体个人所具备的历史观、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思想发现的深度,体现在文字层面,准确应是第一位的。
如果说第一组文章勾勒的是整个大树的形状的话,那么第二组文章则指向村庄叙述发达的根系层面,所叙述的村庄物什无疑构成了某种小叙事,构成了大叙事的基本支点。
随着岁月的递进,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凋零,与此同步的是,每个人的童年岁月却愈发清晰。记忆如沧浪之水,濯洗尘封的往事,艺术和心理上的双重还乡,使得那些粘附着童年岁月的物象如此逼真地浮出水面,因为距离的存在,因为主体情感的深度切入,明亮的光泽和美的质素掩映在文字的丛林之中。芭蕉雨声笔下的草木灰,钱俊梅笔下的镰刀、筛子、连枷、锄头,张国太笔下的稻草与野草,乐祥涛笔下的水井,皆是寻常事物,是古老村庄不断蠕动的根须,它们内在的秘密因为主体的观照而得以发掘。就现实来说,也许这些物事越来越远离我们,但在心理上,因为文字的重构,某种从未有过的血肉联系却被建立,也让我想起这样的一个判断—“艺术家不过是这样一种人:他为那些天赋条件和技能较差的人,构造了一条回归的旅程”。
与大叙事实录风格不同的是,小叙事更强调主体想象力与情思的亲和力,对文字呈现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比如生动与形象,比如主体体温的无遮蔽敞开,比如文字流动出的自然韵律,等等。第二组四篇文章,在呈现上各师其心,各异其面。芭蕉雨声的《草木灰》在文字内在节奏上如烹炸过的黄豆,干脆利落,诸多南太行地域的土语被引入到文本中,形成浓郁的地方性特色。而来自江苏的钱俊梅的《那些农具》,是其农具系列中的一小部分,语句柔软,内在的节奏舒缓,抒情往内敛的方向行进,凸现江南女子的文字本色。张国太的《亲近草》走的是感悟与发现的路子,语言风格透亮、逼真。乐祥涛的散文作品,因为记忆的切入,与目击所在形成互动,在文字上错落有致,注重的是抒情的纯度。
大叙事也好,小叙事也好,皆朝向村庄这一载体。村庄,无论其现实中的存与废,毕竟承载了太多我们的过去,它也是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长在彼此的心里,安静的时候它会摆动,在梦里,则风起云涌。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