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的温度

温度犹可调,情怀也常在。有一种深刻,在沧桑染成时入骨;有一种力量,在风雨落拓后方显。
是岁月回眸后的印象,是境遇流转间的覆辙,是素心望月时的幽思,再回首才了然,那些故事背后鞭醒人心的力量,有多么可贵。这力量,像挚情春秋中经风的草芥,尽管秋深寂灭,可也春时凸显,生机蓬勃。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也有其源。人生在世,无论走得多远,故乡情结总会在心底浮现。所谓故乡,生之根,命之本;所谓情结,卧之念,思之切。
每一次踏进故乡,情怯之余又满怀激扬。醇厚的韵味,迎面而来,这是故乡独有的气息,窄窄的路边,老树秃了,黄叶满地,可是又有什么关系,故乡的一切还是那么美丽。随着年龄增长,越发深情眷恋故土的气息,那一草一木,一水一泥,竟让我如此痴迷。
诗有“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的名句。《亮剑》中,国军兵败,退守宝岛,国军团长楚云飞恋恋不舍,带走了一捧泥土,那幕游子怀恋故土的情怀,尤为深刻,催人泪目。这是乡愁情怀啊,像一泓清泉,流淌于心底,让人跃步之余,又催生怀想。
岁月承载不了太多痕迹,却能刻画一些人文的细节。比如经史子集中,窥历史概貌;文学形象里,藏三分真情;民间传说下,也筑有七分魂梦。世间流传古今的韵意林林种种,逝者如流,来日可追,情怀便是一条在家国、人生逐梦征程中,无可取代的承重桥梁。
论起家国,儒家的情怀当仁不让。严谨讲,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说天下,却并无家国的完整概念。随着历史年轮的推进,中华文明也在坚定不移的前行,其间有过强盛,亦有衰落;既有盛世太平,也有兵祸坎坷。
始有儒家屈原爱国情怀在先,继有孟子游齐以推天下安民之策,终有秦一统,使天下、公权与国家三者融合,从而诞生家国情怀,这方面儒家功不可没,其余诸家望尘莫及。
谈太平盛世,少不了佛家的慈悲情怀。佛家的三生、六道、十恩,无不以慈悲为内核,讲究生命平等,教化众生祛十恶、行十善、清六根,修三藐三菩提妙境,得一花一世界修为。善恶有报,因果回馈,所谓行事无恶业,立身有善机。佛家的情怀,无不意蕴着悲悯世间,渡尘世苦厄,教化人们得寻大解脱。
述兵连祸结,更离不开道家的济世情怀。值得深思的是,在中华典籍正野史、民间传说,文学塑造等方面,少不了某些道教术士纵情山水、炼丹养生、追求长生等浪漫之举,然而真正的道家精神和情怀,是有别于这些的,是一种积极且入世的哲学。
所谓道家情怀,即道心济世,道医济人。纵观历史河流,每逢混乱时期,需要创造一个新的适合活下去的局面时,第一个站出来做社会变革、重建礼治秩序的,也总是道家。他们不再清静避世,而是身先士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待天下平定,又总会悄然归隐。
百家道为骨,所谓诸子争鸣,其形成莫不以道家为根骨,唯道家懂儒家安民之高,知百家利民之长。道家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一脉相承,如今贬道、批道者有之,而道家情怀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哲学,也更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弘扬。
说起文化哲学,文人的情怀便悄然流淌。中华文人不仅有追求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代表,也有数不尽的现实主义写实派英豪。逸有山水派,恸有悲怆派。情有花间派,爱有鸳鸯派。气象磅礴,豪放派;含蓄朦胧,婉约派。乱有山河破落,忧国忧民的写实派;安有向往自然,回归山水的田园派。由古至今,文人的情怀,都在笔歌墨舞中经久不息,正如君子之风,山高水长。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民族精神铸就中华情怀,中华情怀展现中国力量。所谓民族精神,即民族信仰、民族希望与民族大爱。军人的情怀,源于保家卫国;政客的情怀,誓为生民立命;商人的情怀,志在家国昌隆;匹夫的情怀,当敢为天下先!
家国情怀,是立德养身之本。情怀的温度,之所以居高不下,源于人们对过往的正视,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对家国梦的追求;这是爱的传递,是力量的凝结,也是梦想的升华,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与文化自信的丰溢。
明月落笔于2月1号,夜。5我喜欢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