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长在秋冬种里武陵余脉,高山林立,沟壑纵横,树木森森。十月的风吹过深褐色的山岗,秋叶片片飘落,寻找着下一个归宿;十月的雨浇进干涸的田地,带来丝丝凉意,却挡不住勤劳的人们。农村是美的,风雨过后,总有一些美丽的事情发生,有多少铭心永远刻在心中。因为工作需要,我漫步于武陵山南部余脉的贵州省三穗县家乡,来到台烈村,在田野中看到的尽是稻谷丰收后依然一片忙碌的景象。只见被翻犁过的梯形稻田田埂上,当地政府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旗红旗飘飘,而在田中间,躬身劳动的红马甲你来我往,移动的点点红影串连成一幅美丽的深秋耕作图。秋风起、秋叶落、秋冬忙。农村的秋冬种又开始了么?不用多问,秋冬忙,人不闲。薅土、开沟、挖穴、植苗、浇水,大家分工合作,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党史学习教育开到田间地头,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讲话精神记在心头,确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缺劳力的群众进行秋冬种。“嘿哟!这土地真硬呀。”第一次参加农村劳动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景灏停下手中挥舞的锄头,与田主万江打起了商量,“万哥,赶明儿我给你叫来烧油的铁牛,把这一坝子地儿全犁了。”“那多不好意思!你们今天来帮我就还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啦唉!”村民万江是个诚实的庄家汉,他对志愿服务队说道,眼前的这一片田坝,以前年年冬闲,加上处于河边,一到雨季就容易内涝,村民的秋冬季种植意愿都不高,以致于一到冬季,村民纷纷选择外出打短工,田地少有人打理,“从两三年前开始,镇上把年久失修的水利沟渠重新夹了水泥板,如今引水排水都非常方便,不怕大水漫灌了,现在我们有时间就来种了。”水利兴,利农业。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村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修建了水电站,雨水充沛的季节用水力发电,干旱的时候就开闸放水,浇灌农田。”台烈村党支部书记谭穗明侃侃而谈道。他所说的水电站就位于坝区的上游,该水电站为小型引水式水力发电,所发出的电力并入南方电网,水源是从10公里外的台烈河上游石坪河引入水利渠,最后经过水电站发电后再流入台烈河。该水利渠宽1.3米,深1.4米,全长10余公里,流径石坪村、寨头村、小台烈村、台烈村,水利渠全程位于高山上,沿途浇灌农田无数,是台烈镇的“母亲渠”、“致富渠”。台烈镇96%以上为山区,人口分散,地势狭窄,山高坡陡,农业灌溉设施建设任务很重。近年来,镇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共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兴修水利,还积极申报水源保护区建设,截止目前,共新建一级水源水库寨头村金昌沟水库1个并已下闸蓄水,修建、加固灌溉水利沟渠超50公里,实现了百分之百行政村都有灌溉水利。“依托水利工程,我镇今年计划秋冬种面积6000亩,采取政府主导、农户自愿的原则,实行边耕边种,目前已翻犁土地1000亩,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同行的台烈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依靠着“母亲渠”的慷慨给予,沿途粮食丰收,瓜果飘香,产业兴旺,台烈镇人民群众早已摆脱贫困,幸福的日子越来越甜。结束了一天的志愿工作,听着先辈们的创业故事,我心里感慨万千。是的,有梦想,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一次收获。如今,随着一条条沟渠被引入活水,沿渠分布的农田,春夏稻香,秋冬种忙,林下养鸡,林下栽菌,早就实现了一地多收,一山多用,四季循环,让大山里的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速度和温度,生活越来越甜。那甜,浸入心脾,正在迈入美丽乡村新未来。(文:潘宗旭单位:贵州省三穗县台烈镇人民政府邮箱:1170224419@qq.com)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