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二)——南岩峰之行

“大冶山水情”户外运动团队本周六就选择南岩峰为主体组织爬山活动。
南岩峰地处大冶最南边,是和邻县阳新县的分界山,山北面属于大冶市,南面就是阳新县的地界。南岩峰是黄石第一高峰,高达863米。
早晨七点半在车站广场集中,然后全体分别搭车到殷祖镇,再转车到南岩峰山脚下的的李家晚湾等候大部队的到来。
今天的气温好低,是晴天,我们看到水塘里的冰好厚,用一块石头都砸不破,枯草上的霜也厚,风也大,我们先到的队员被风吹得直打哆嗦,因为我们站在一个山谷的风口上。虽然冷点,但是我们都很兴奋,好不容易等到的周末户外活动。一切的困难都是小菜一碟。
一位老人骑着一辆三轮车在村子里卖豆腐,有几个村民围上来了,都是老年人。
我向同行的驴友们讲解,这里的农民没人呆在家里务农的,青壮年都到外面发展去了,从这里走出了不少的园林古建的高手,他们带动全村全镇,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南岩峰的山脚下有座古庙——南岩寺,我们全体队员共41人在这里稍事休整吃点东西喝点水,做好准备。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看到我们这么多人在此休息,送来了热水和祝福。十分钟后的9:30,向导“大象”向南岩峰的最高峰一挥手,发出号令:“全体队员马上出发,发起总攻”!
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南岩峰的北面,阴冷、潮湿,一路爬过几处坡路,开始是一个长长的缓缓上升的坡,地上铺满了松软的树叶,踩在上面好有弹性,坡上长满了小树和藤蔓,只要你走几步抓一棵树或藤就不太费力气便可以爬上去,等我们来到岩下时身上发热出汗了,也不觉得冷,有的还解开了衣服,阴冷的山风吹得人爽爽的。
在岩下,我们好等了一会儿,向导“一刀”和“水智”一起在前面开路,他们带了开山刀和专业登山绳,他们的任务是踏出一条大部队能爬山的路来,然后放下攀岩绳子,这工作十分危险,不时的看到他们踩落的山石滚落下来,上次爬山也是他们开路的,他们的脸和鼻子都被刺划成道道血痕。为了全体队员的快乐向导们付出了不少。
置身于岩壁之下时,抬头看看悬崖后我的内心有些发虚了,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担心大家,几乎是八九十度的峭壁大部队能攀得上去吗?
首先上去的是几位男驴友,然后就是女队员,基本上是男女配合,相互帮忙,上面的拉,下面的推。其实先要克服畏惧的心里战胜自己,要有决胜的信心和决心。当你要向上攀的时候,你往往能找到一棵树就正好长在手能抓到的地方,当你要找个下脚地方的时候,总能找到一块岩石悄然在等待着你的到来;当什么都不能支撑你的时候,你上面的驴友早就等候在那里了,他(她)向你伸出了手,在关键的地方,向导或着老驴们都在照护着你,鼓励你指导你,拉你一把,他们就是在你身边的那条攀岩绳子,默默地,处处关心和帮助着每一个队员。
为了鼓励大家和活跃气氛,“大象”会扯着嗓子唱起歌来,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听到他的声音队员就来劲了,看到他的身影队员就不怕掉队了。
终于经过千辛万苦,艰难跋涉,奋力攀爬,在12:15时,最后一个队员也成功地登上了山顶。
大伙儿欢呼起来“又看到太阳了啰!”“我们终于爬上来了!”那是胜利者的呐喊。对着大山大呼,回音悠远绵长将胜利的快感传向四方。
山巅上,强大的山风吹得松涛呼呼,衰草狂舞。
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四周的矮山在太阳的照耀下,峰峦起伏,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深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风悠悠空谷来兮,雾濛濛深涧生烟,俯瞰云海波涛翻滚,远眺群山缭绕飘渺,胸中律动着回归的欢快,喧嚣的心灵荡漾着静雅的瑞端。
山上的林地里有一片一片雪地让大伙儿惊讶万分,这里最近下过雪?而市内根本就没有见过哪怕是一片雪花,好像前些天的天气预报也报过小雪的,我们还埋怨过预报一点儿也不准呢,可见山上和山下不同季节。
山顶有一大块平坦的地方,在那里聚集了好几拨户外运动的群体,在此休整吃中饭,上百人,从几个不同方向爬上来的,老朋友在此偶遇兴奋异常,互相打招呼。不知是谁带来录音机放起歌来,是韩红的“青藏高原”,那高亢的歌声正合适在着高亢的地方歌唱,引起大家的共鸣。“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用餐后人们自觉地带走垃圾,没有一丝人为的对环境的破坏痕迹,弯弯的山路上,全是来此户外远足者,野山为人们提供了节假日休闲的去处,我们真舍不得破坏她的美。
我们“大象”群沿着山梁向北,顺着裸露在风中的白色的岩石群,一直向北面冯家晚村下山。
在那岩石中,人们发现了在巨大的岩石中的点点颜色深黑色的石头,像是谁特意将钻石镶嵌的宝 石上。这些是历经千百万年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形成的干太湖石,干太湖石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岩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其色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细细看来各有各自不同的神态,不得不感叹苍天鬼斧神工。人们又发现了在岩石中的留有海底贝壳的化石,也说明这些岩石也具有水太湖石的成分。
走到另一座山峰回首,发现刚刚走过的岩石群恰是一个天然的防火隔离带,真是天遂人愿!
山的北面是长长的光光的斜坡,没有岩石也没有植被,况且还是细小的风化了的碎石铺就,人们从这里下山得十分小心,速度不能过快,脚要侧着放,时不时就看到有人坐着“溜坡”,引起哄堂大笑。
突然,我们最小的队员疯也似的跑下坡,幸亏向导及时大喝一声引起下面的队友的注意,两个女队员一把将他抓住才停住,再迟一秒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再往下是更陡的坡了。事后,问他,他说当时不自觉的跑起来,越跑越快止不住了。
我们沿着山势走在羊肠小道上,不久就钻入竹海中。这里的竹子很特别,比一般地方的竹子肥硕得多,更俊秀得多。
竹子青翠挺拔的腰身,披上轻柔的纱衣,显得素雅而秀美,就像身着绿裙的少女,又罩上洁 白莹亮、薄如蝉翼的外衣,分外清秀。
整个山坳,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漫步竹林,细风吹来,竹声沙沙,十分悦耳。听着这悦耳的声音,闻着嫩竹的清香,惬意极了。
漫山遍野的蓝竹,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升腾着神鬼莫测的氤氲山气,如一副神奇的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地绘成了一副山水画卷;万般风情,别样的情趣,不知是人在景中走,还是景随人流动。
山有雄壮的风采,而竹海更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竹海更俊秀。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竹海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
看见竹海我就想起王维的《竹里馆》,“弹琴复长啸”。我也长啸数声,呼出胸中的郁闷,吸进空气中的富氧,“啊…哦…喝喝”,马上竹林中的另一头也回应起来此起彼伏,响彻整个竹海。
山下的小村庄里,有几位老年人在太阳地下忙碌着,他们在用竹子编工艺品,这个小山村就是冯家晚,该村三面全是山,山连山,山上全是苍翠欲滴的蓝竹,唯一的水泥小路偎依着一条小溪流曲曲弯弯出村,冬天里没多少水也听不到水流的声音,但沿途有数小潭,潭水清澈见底。
这里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过着富足安定的生活。
从朝阳微露,到落日余晖,一天的攀爬使我感到十分满足惬意,一整天在山与山之间穿行,留在脑海里的是沿途风景的迤逦;难得的是驴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难忘的是山民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0我喜欢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