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话当年.

  当时的山里,男勤耕、女勤织,自耕其田,自食其力,大都是靠劳动发家致富的,都很传统的家庭。这个勤劳俭朴的家风,是山里人一代代传下来的,他们生活过得十分如意。有一个五口之家,他父亲70多岁的人了,他50岁才生下儿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亦见子见孙。作为一个老人这时多么振奋、喜悦呀,他的老伴心中也像雨后的小溪,清新鲜活跳跃,喜气盈满了整个厅室,真是养得一子贵,何用子孙多。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孙贤。
  
  翌年的春天,老人他眼看自己儿女都十分孝敬,孙子读书又好,他放心了。他十里高山观景站得高看得远,打算自己老俩口应该享清福了,应该都出外玩玩了。但是他不休息,也不愿放下锄头,仍在忙碌着,如种蔬菜、除草、放牛等,他老伴也总忙个不停,纺纱之类活,或洗碗扫地的,按他们话说过去是:劳心劳力,现在是劳力不劳心,干干活当游戏一样,对身体有好处。一年四季全家人总是忙忙碌碌的,生活过得很安康。其儿子为人随和,他是一个十分争气的人,相当勤劳肯吃苦,可以说终年一直干着,就是专心用在劳动生产上,如脱了毛的鞋刷倒是有板有眼,劳动上他总想比别人胜一筹,他对劳动己是巴掌心里长胡须是个老手行家了。平时靠的是一勤二俭,没有吃好,没有穿好,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在山林田埂中劳作着,家中养猪、放鸭、哺鸡、纺纱、织布,则全由媳妇一手操作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全家每人像罗汉菩萨个个都挂着笑脸。
  
  那时山林树木繁茂、翠竹连片“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竹笋尖出忙。”清明前后竹笋满竹林了,山区是竹的王国,这大山素以竹林闻名远近山乡,所以有人只一听到这山村鲜笋,更是刮目相看,墨鱼肉入口没刺儿可挑的,都争先购买了。
  
  这30年来,全国奔小康,山里人皆走出山门,外闯世界,从工、从商、经营、办厂等。彻底脱贫,更大程度上走向致富路,打破了那小农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但一般老人仍依恋着山中的故土,守住一片美丽清幽的山林。自得其所,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男人树]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